如果一个纽约人到北京工作,他一定会觉得非常不方便――不能上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不知道这算不算从互联网发达地区到欠发 达地区"应有的"痛苦经历之一。但是,如果反过来,这个命题是否成立?一个常年生活在北京的互联网使用者,一旦来到大陆以外的地区,他/她在享用互联网信 息方面,一定会觉得鱼入大海吗?
那可不一定。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从北京来香港已经一年多。当内地的朋友们隔三岔五翻墙上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的时候,我倒是开始想要时不时翻墙回一趟北京。
在香港,一个令人郁闷的晚间时分通常是这样的:想看电影《源代码》,登录优酷后却被告知:此视频只限于中国内地播放;想听周杰伦的《惊叹号》,谷歌和百度 一致提示,音乐下载和试听服务不面向你所在的地区开放;连一向慷慨的迅雷,类似《非诚勿扰》这档真人秀节目也不向海外地区提供点播。
这大抵是一个普通内地互联网使用者在海外遭遇的窘境。
在找到替代品之前(转了一圈,最后发现搜狐视频可以在线收看《源代码》),你会跟纽约人在北京使用不了Facebook一样感到不适。在某些方面,这种折 磨简直就像让一个曾经穷奢极欲的人突然过上了苦行僧一般的禁欲生活――尤其是如果你已经习惯了在视频网站上看高清正版电影和连续剧、习惯了通过搜索引擎试 听和下载音乐、习惯了上网补看因为加班错过的某档周末综艺节目……这些已经养成的习惯只会加剧你在海外获取和使用中国互联网资源的不适感。
对Google一代来说,互联网=免费+无国界。不过,身在异乡的切身经历却一再提醒:互联网是有边界的,它也会硬生生撞上依据地域区位而落下的铁幕。不过这一次,却无关乎意识形态和内容审查。把它捆牢的,是商业契约的游戏规则。
如果一家公司购买了有版权的信息(音乐、视频、文字著作等),然后作为服务商提供给用户,后者是可以免费享受这些信息的。背后的逻辑是,广告主通过网络发 布付费广告,网络公司用广告主支付的资金运营公司和购买内容,而用户在享受免费午餐的同时,将收到推送的广告信息,"支出"自己的注意力,一小部分用户还 会因为受到广告的影响而购买商品,从而将注意力转化为广告主的收入。
瞧,免费也是桩不错的生意。所谓免费,其实是利益联合的一个产物。而免费音乐和视频等数字内容一旦跨出某些地理边界便不再免费,一是广告主未必愿意为吸引 特定区域以外的用户"注意力"买单;二是那些手握版权的大公司出于利益最大化考量,在分销版权时,往往会限定传播的区域。
网络日益成为一个有围墙的花园,商业还只是其中一例。互联网中划分区域的新围墙还不止于此:种族、宗教、文化、语言、同好(兴趣小组),都成了构筑这些围墙的瓦砾,它们往往比商业这道围墙更加难以逾越,不再是一个小小的VPN就可以搞定的。
这道墙是如此之高,而翻出去的人数比例如此之小,以至于即使最终有机会站在墙外,在欣赏和感慨墙外风光的同时,不少人仍会禁不住把头频频伸到墙里看看―― 你给朋友在Facebook上的留言,不常翻墙的他/她可能要一个星期后才会看到,效率堪比去邮局寄一封同城挂号信。下次你也许会考虑直接去他/她的人人 网、开心网上溜达溜达了。
这多少与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有几分相似:一只木桶盛水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
贴着"国际城市"标签的香港,有着更为宽松的互联网环境,但并不意味着它的互联网生态比大陆更为多元化,或者更趋同于美国和欧洲。
举个例子:今年初,一位新浪香港高管援引相关数据称,香港约有450万互联网用户,而Twitter在当地仅有约2万--3万使用者,相当一部分还是外派和海外来港定居人士。这位高管当时在采访中表示,新浪微博香港用户有望今年突破100万,远远超过Twitter。
查了一下11月初Alexa的香港地区网站流量排名:Twitter.com排在第32位,在它前面一位的是腾讯的Soso.com,而新浪微博(weibo.com)则在第20位。
如果有一天,在香港互联网各个领域占据绝对主流地位的是新浪的新闻、淘宝的商城、人人的社交网络、百度的搜索、优酷的视频,真不知这将是中国互联网的胜利还是这座城市愈发"去国际化"的另一个注脚。
黄运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