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news.scuec.edu.cn/xww/index/view.php?id=17487
热热闹闹的两会落下帷幕,在回头审视那些或正直或猥琐,或可笑或雷人的代表与提案时,我们总会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感觉,因为在我们面前的两会,是以近乎不设防的姿态向围观者们展示成果的。
在 过去的年代里,资讯并不发达,我们不能清楚地获知这些提案的信息,也不知道在决定中国未来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规划发展的会议上究竟有些什么故事,然而 现在,我们可以和身边所有关注的人们一起,将目光投向北京,我们可以第一时间从网络获取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不满,而不必担心被 强行代表。因为即便你被代表而作出决策,你的声音依然留在了网络上,依然被其他人关注着,这就是进步。
曾经有热心 网友搜罗了《人民日报》近几年关于两会的报道,可以看出这些关于两会的报道的特别之处,所有的报道与照片都如同是一个模子里打造出来的。难怪有网友说,做 《人民日报》的美编是一件非常轻松的活。我不敢想象,假如在这样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会议报道如此年复一年的被官方强势主导着,人民 只能从《人民日报》或其他媒体上获得有限的信息,所有的负面都被隐藏在了光芒四射的红地毯背后,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当然,我们遇上了一个好的时代, 网络改变了这一切。
我们不仅可以从《人民日报》社论中受到鼓舞,也可以通过各大网站了解信息、参与讨论,不再会因为发言权被代表而无可奈何。
故此,首先要说明的是,“围观”并不是袖手旁观,并不是看戏,而是积极地参与,积极地关心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是想要为社会建设尽一份力。
当 任志强说“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时,我们就可以听到来自周围的愤怒之声;当于再清要求周洋先感谢国家时,立马就有热心网友免费为人大立法委提供了一份“中 华人民共和国感谢法”的蓝本。十三亿双眼睛凝聚的光芒,直射向两会的每一个角落,把虚拟网络上的围观转化为直接的压力,让所有的不公平都无处遁形。
南方周末知名评论员笑蜀如此说道:“每次鼠标点击都是一个响亮的鼓点,这鼓点正从四面八方传来,汇成我们时代最壮观的交 响。”无论是房地产改革还是拆迁法、选举法,无论是医疗改革还是教育改革,所有善于“围观”和乐于“围观”的人们都在用鼠标表达着自己的心意。在一个信息 空前发达,丑陋无法被完全掩盖的时代,没有什么能够逃得过“围观”群众的目光。
“围观”中产生的“牢骚”只要是出于 公平正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大部分人的利益的,便会吸引有愈来愈多的围观群众,被愈来愈多的人看到,所有的牢骚汇聚在一起,是可以形成推动整个国家前进的 力量的。在这个推动的过程中,不好的信息被淘汰,对个人,对国家有利的信息被各种利益阶层获取,被决策者们所重视,因而全民围观恰恰成为了决策者最不能被 忽视的力量。
有些人或许会觉得这些“围观”者的嘲笑和戏谑让严肃的会议变得有些不伦不类,是对代表的不尊重。其实无 论是嘲笑还是讽刺,围观的人都是站在一个公民的角度,试图为这个正在向前大踏步前进的国家贡献一些力量,同时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属于自己的权利。这种“围 观”非但不是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的,恰恰是公民们热心介入公共事务的表现,是一个良好公民应尽的本分。
“围观”两会的群 众和媒体们,不只是一群热心的看客,他们会给与弱势群体力所能及的帮助,会通过各种途径,告诉那些正在代表全体公民们使用着权力的代表们:“嘿,哥们,别 乱来,大家都看着你呢!”甚至那些想要说些真话办些实事的代表们也一起参与到“围观”中,崔永元感叹“我厌恶一切的不公平”,张维庆直言“说真话已经越来 越难”……这些代表们用各自的方式向围观群众们表达自己的心意,和群众们一起参与“围观”,监督别人也监督自己,使整个社会的监督体制在无形中得到改 善。
全民“围观”,对于一个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健全发展的国家而言,是一种来自于内部的强大推动力,是 保障制度、法治建设完善的要求。无论是代表人民参政的代表和委员,还是运筹帷幄决策着中国发展方向的领导人,都应该正视“围观”者的目光,虚心听取建议, 努力改善自己,在全民围观下以公正公平的心态参政议政。而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则应在任何需要的时刻,参与到“围观”中去,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需要坚信一点:每多一个坚持“围观”的公民,这个社会就多了一分希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