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沧洲:“封网是和人的心灵作斗争”

作者:肖曼  来源:RFI

在辞旧迎新,进入2010年之际,我们采访了北京的资深媒体人、学者和作家凌沧洲先生,请他就2009年中国网络的发展,中国网民争取网络自由,通过网络进行维权活动的特点进行一个总结。

问:2009年中国网络发展中发生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事件,请您给总结一下。

凌沧洲先生:2009年中国的网络发展有两点值得记忆的地方。第一是中国公民对社会的参与更加多元化了,网络监督的力度更大了。网民的人肉搜索、 对腐败的监督,对这个社会形成有效的推动。像对邓玉娇事件、唐富珍自焚事件都引发中国公民的同情心和声援,也对中国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第二是网络的封锁屏蔽与反对封锁屏蔽的声音形成一种胶着、拉锯的状态,双方互有得失。比 如说:绿坝这种软件的安装是退让了,官方也感觉到在民意反对的沸腾气氛中,处于道德上的尴尬的处境。当然,在2009年年末时,我们知道网络是被收的非常 紧,一系列中小网站在新的备案等严控政策下遇到很大的困难,有的倒闭、有的关张、有的把服务器迁到境外。凌沧洲先生认为:这其实是得不偿失,不明智的。因 为中小网站的倒闭,第一造成就业困难,第二促使更多人翻墙出去。

问:由于封网和反封网处于胶着状态,那么从技术上说,翻墙的难度越来越大,一般网民能不能跟得上这种发展?

凌沧洲先生:我觉得时间是站在自由这一边的,因为你屏蔽信息,封锁消息,阻碍信息的自由流通,实际上你不是在跟技术作斗争,你是在跟思想、在跟人性、在跟心灵作斗争。那, 这个功夫就海了去了,难度就非常大。我认为,所谓自由也不是无拘无束的放纵,而是在中国法律和法制框架下的。是应该遵守中国法律,如果是一些色情的东西在 网上泛滥,我想大多数普通的中国网民也都会反对的,青年人也是反对的,但不能因此来对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信息的自由流通带来副作用。我觉得由于中国的传 统媒体不能公开讨论这些事,所以对屏蔽网络副作用的评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还有一个现象是上微博客推特的人现在越来越多,为 什么呢?这种现象说明网民在中国的网络论坛上受到一些约束,被迫到微博客上发表意见。我研究推特的传播方式,它确实不同于博客和网络论坛,比如说,网络论 坛有管理员和编辑,如果一个帖子不合当局的意思,不合当局的指令,他们可以删掉这个帖子。但是在推特上,信息的传播是像病毒式的复制。一个推特的用户,他 有上千个跟随者,有的异见领袖有上万个跟随者。像我的朋友冉云飞,广州网络媒体人北风,他们都有上万个跟随者。这也形成了一个小的媒体,他们可以发布消 息,可以发布一个观点,推荐一篇文章,对推特的屏蔽,技术上就比较困难。国内有些网友设计的一些页面,能够不翻墙直接进入推特去交流。

问:2009年是柏林墙倒塌20年,现在中国还有一个网络的柏林墙,您看中国的网络柏林墙会不会还能存在20年呢?

凌沧洲先生:我 想不会吧,我想其实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墙”何时倒塌的问题,一个是我们什么时候能看见“墙”倒塌的问题。实际上,这个 “墙”已经千疮百孔,如果说过 去中国历史上的长城还有积极作用一面的话,现在的网络柏林墙阻碍文明的进入 和信息自由流通。在前年北京的一次网络研讨会上,我就提出来:网络柏林墙应该推倒。如果通过更新技术的方式来不断地把网络柏林墙立起来的话,成千上万的网 民要么翻墙,要么挖墙脚、打洞。我想,墙是碍不住人类追求自由的心灵,除非你能把人心全部屏蔽,我觉得你才能真正关闭信息流通。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