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对当下中国社会的性质曾有论述:既非社会主义,亦非资本主义,流行的“权贵资本主义”或“官僚资本主义”也似是而非。看来要想准确反映现实,厘清迷雾,唯有概念创新。他找到了一个词——“官家主义”。
吴思如此定义“官家”:“官 家”,在古汉语里面有三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皇帝,宋朝说赵官家如何如何,就是指皇上。第二重意思是官府,包括条条块块的各级衙门。第三重意思是官僚个 人。“官家”这个词有多重涵义,因而特别准确贴切。这些涵义可以把“官本位”的内部结构拆解开来,让我们看到官家集团的整体利益,看到最高决策者的利益, 看到部门利益,还能看到官僚个人作为代理人的私利。
由此,“官家主义”的核心可以理解为:官家主义是一个基座,上边可以接不同的前缀——地主、农民、工人、资本家等等。官家总要充分利用权力,用权力榨取尽可能多的利益,或者把权力卖一个最高价。如果在小农那里卖得最高,就是“小农官家主义”。如果卖给地主最高,就是“地主官家主义”。之所以会有多样化的买卖,是因为官家集团中不同主体当家作主的范围正是博弈的结果。“官家主义”就是对这种立法定规的动态结构的描述。例如,1949年之后,一度消灭了地主和资本家,官家直接指挥生产,计划经济,直接管理工人农民,这种形态可以称为“工农官家主义”。而现如今权力可以在资本那里获得最高出价,因此又有转向“资本官家主义”的结果。
《魔兽世界》易手与审批、运营的一波三折,在我看来恰是对“官家主义”深入浅出的演绎。
张朝阳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大意是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是自由竞争程度最高的一块市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比如,这里很少行政管辖的朝令夕改,也不存 在国有企业的垄断。但仔细推敲,你会发现,这块市场的自由竞争程度是在以下降而非上升的方式进化的。它并未充当模范生,对其他行业的自由竞争产生积极影响,它实际上是个跟屁虫,正在为工商业的普遍现实所同化,同化的加速度还很可观。
同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小女初长成”,身形发育得好了,官家尤擅“闻香而动”,自然纷至沓来,对互联网行业愈来愈多的管辖和治理即是缘于此;另一方面,在貌 似资本主义而实为官家主义(我们暂且征用吴思的概念)的社会中,资本也有与官家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的冲动,双方情投意合——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三十年前 和十六年前,与官家(领导们)搭档在意识形态工具中出镜,为社会示范发展的,分别是流通行业和制造行业的企业家,而近几年来,与各级领导关系密切并乐于搭 档做模特的,已经换成互联网行业的风云人物。
《魔兽世界》在中国的活报剧,前戏阶段被概括为“运营权易手”,看上去是很“资本主义”的事件:再赚钱的生意也要遵从市场法则、资本逐利的天性无视用户体验……等等感慨是主流; 缠绵阶段则被概括为“审批门”,版署对网易运营的持久严苛让人们逐渐意识到资本在这里只不过是配角,官家才是主角;而高潮阶段则是文化部和版署两个部门对 “审批权”争夺的激烈交火,什么暴雪、九城、网易的董事会,什么盛大、巨人背后的小动作,都不再吸引眼球。文化部和版署在大众媒体甚至CCAV和新华社这 样的官方媒体上互相打脸的举动足以告诉大家,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谁才是真正决定这块市场走向和前途的决定性力量。
“官僚资本主义”和“资本官家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哪个词汇是重点。前者承认已经身处资本主义,后者则表示资本无非是官家的工具。我想《魔兽世界》事件已经很清楚地演示了,到底哪个词能真正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
有个朋友跟我说,《魔兽世界》一事,让他最惊讶的,既不是权力的粗暴,也不是资本的愚蠢,而是文化部和新闻出版总署两个部级单位竟然能因为“审批权”这样一个明显意味着寻租的权力,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全国百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肆无忌惮地撕破脸皮互殴。
也 许他才发现,有寻租冲动的组织,原来可以跟精虫上脑的男人一样让人目瞪口呆。但放在更大的环境中看,这一点也不奇怪。看看其他行业吧,无论是“世间再无煤 老板”,还是中钢协打谈判牌重洗钢铁进口市场,哪个不是明刀明枪,片刻间樯橹灰飞烟灭?相形之下,文化部和版署的口舌之辩反而有点像书生打架的小儿科了。
当然,小孩子总会长大,而秀才打得多了也会长出肌肉。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官家主义”而言,这场演出绝不是结束,甚至连结束的开始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开始的结束。
吴思如此定义“官家”:“官 家”,在古汉语里面有三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皇帝,宋朝说赵官家如何如何,就是指皇上。第二重意思是官府,包括条条块块的各级衙门。第三重意思是官僚个 人。“官家”这个词有多重涵义,因而特别准确贴切。这些涵义可以把“官本位”的内部结构拆解开来,让我们看到官家集团的整体利益,看到最高决策者的利益, 看到部门利益,还能看到官僚个人作为代理人的私利。
由此,“官家主义”的核心可以理解为:官家主义是一个基座,上边可以接不同的前缀——地主、农民、工人、资本家等等。官家总要充分利用权力,用权力榨取尽可能多的利益,或者把权力卖一个最高价。如果在小农那里卖得最高,就是“小农官家主义”。如果卖给地主最高,就是“地主官家主义”。之所以会有多样化的买卖,是因为官家集团中不同主体当家作主的范围正是博弈的结果。“官家主义”就是对这种立法定规的动态结构的描述。例如,1949年之后,一度消灭了地主和资本家,官家直接指挥生产,计划经济,直接管理工人农民,这种形态可以称为“工农官家主义”。而现如今权力可以在资本那里获得最高出价,因此又有转向“资本官家主义”的结果。
《魔兽世界》易手与审批、运营的一波三折,在我看来恰是对“官家主义”深入浅出的演绎。
张朝阳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大意是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是自由竞争程度最高的一块市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比如,这里很少行政管辖的朝令夕改,也不存 在国有企业的垄断。但仔细推敲,你会发现,这块市场的自由竞争程度是在以下降而非上升的方式进化的。它并未充当模范生,对其他行业的自由竞争产生积极影响,它实际上是个跟屁虫,正在为工商业的普遍现实所同化,同化的加速度还很可观。
同化的原因,一方面是“小女初长成”,身形发育得好了,官家尤擅“闻香而动”,自然纷至沓来,对互联网行业愈来愈多的管辖和治理即是缘于此;另一方面,在貌 似资本主义而实为官家主义(我们暂且征用吴思的概念)的社会中,资本也有与官家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的冲动,双方情投意合——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三十年前 和十六年前,与官家(领导们)搭档在意识形态工具中出镜,为社会示范发展的,分别是流通行业和制造行业的企业家,而近几年来,与各级领导关系密切并乐于搭 档做模特的,已经换成互联网行业的风云人物。
《魔兽世界》在中国的活报剧,前戏阶段被概括为“运营权易手”,看上去是很“资本主义”的事件:再赚钱的生意也要遵从市场法则、资本逐利的天性无视用户体验……等等感慨是主流; 缠绵阶段则被概括为“审批门”,版署对网易运营的持久严苛让人们逐渐意识到资本在这里只不过是配角,官家才是主角;而高潮阶段则是文化部和版署两个部门对 “审批权”争夺的激烈交火,什么暴雪、九城、网易的董事会,什么盛大、巨人背后的小动作,都不再吸引眼球。文化部和版署在大众媒体甚至CCAV和新华社这 样的官方媒体上互相打脸的举动足以告诉大家,谁才是真正的话事人,谁才是真正决定这块市场走向和前途的决定性力量。
“官僚资本主义”和“资本官家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哪个词汇是重点。前者承认已经身处资本主义,后者则表示资本无非是官家的工具。我想《魔兽世界》事件已经很清楚地演示了,到底哪个词能真正反映中国社会的现实。
有个朋友跟我说,《魔兽世界》一事,让他最惊讶的,既不是权力的粗暴,也不是资本的愚蠢,而是文化部和新闻出版总署两个部级单位竟然能因为“审批权”这样一个明显意味着寻租的权力,在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全国百姓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肆无忌惮地撕破脸皮互殴。
也 许他才发现,有寻租冲动的组织,原来可以跟精虫上脑的男人一样让人目瞪口呆。但放在更大的环境中看,这一点也不奇怪。看看其他行业吧,无论是“世间再无煤 老板”,还是中钢协打谈判牌重洗钢铁进口市场,哪个不是明刀明枪,片刻间樯橹灰飞烟灭?相形之下,文化部和版署的口舌之辩反而有点像书生打架的小儿科了。
当然,小孩子总会长大,而秀才打得多了也会长出肌肉。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官家主义”而言,这场演出绝不是结束,甚至连结束的开始都算不上,充其量只是开始的结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