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的导向

《环球时报》的新闻描述方式是有标志性的。在“竟然”、“居然”、“狂妄”、“小丑”这样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中,在对“网民”“专家”观点的选择性引述中,这份畅销全中国的报纸每天都在激发着“爱国热情”。这种内化在报道文本中的“导向”以新闻事实的面貌出现,才是真正有效而强大。阅读并信任《环球时报》的普通受众,很难不被这种“新闻”所影响,进入其设定的思维模式。至于得到发表机会的反“民族主义”观点,在我看来,不过是决策者在有需要的时候踩一脚刹车而已。
 
作者:徐达内   来源:金融时报
 
上周一《求教评论》刊出后,陆续得到一些反馈。想要在这里补充说明,我当然也乐见于各类观点在中国媒体上都可以得到表达机会,“真理越辩越明”,这对我们这个社会尤为重要。

至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今得以在一些市场化媒体上得到比较多的发言权,我更觉得那是好事,这种与官方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可以化作舆论监督存在。从这一点来说,执政者如今允许这些言论大行其道,的确反映了管理理念上的变化,即使是只能“异地监督”或者“对下监督”,即使被认为是“权术”的一种,但也总好过没有。但在另一方面,我也同意这种“自由主义”的存在非常没有安全感,处在官方意识形态的绝对权力之下,对具体的媒体或作者来说,时时有倾覆可能。有太多例子可以证明,“导向错误”对一个中国媒体从业者来说是怎样的雷霆一击。    

媒体有“导向”一点不奇怪。虽然名义上是一个公共表达平台,各类针锋相对的观点都有权利得到亮相,但拥有议题设置能力的“把关人”推荐什么、强调什么,用什么形容词,采用什么叙述方式,所得到的“导向”效果就会大大不同。所以,就又想起今年3月10日《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那篇“关于圆明园兽首事件反愤青的见报统计”,在我看来,此文对“导向”技巧的分析就不太成立。

这篇由刘健署名的文章,对新浪网相关专题收集的18篇时评作统计,得出结论:舆论几乎“一边倒”贬蔡的统计结果是确定无疑的。文章还补充检索“一向被时评界视为‘极端民族主义大本营’的《环球时报》对此说了些什么”,亦称:大致倾向,都不赞成蔡铭超先生。

《环球时报》是唯一一份我每天购买纸质版本的报纸(一是因其重要,二是其电子版不提供全部报道)。的确,环球时报所刊发的评论中“左”“右”皆有,“鹰派”“鸽派”并存。但比例大有落差,总体来说,倾向于“民族主义”的观点得到了更醒目的表达机会,比如以头条评论或者以更长的篇幅呈现。

而最有力的“导向”工具根本就不是这些评论版上的文章,而是那些以“新闻报道”的样式出现的“夹叙夹议”。比起在头版头条刊登的那些报道,评论的受众范围和普通读者吸引力毕竟小得多,而且不易“润物细无声”。

《环球时报》的新闻描述方式是有标志性的。在“竟然”、“居然”、“狂妄”、“小丑”这样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中,在对“网民”“专家”观点的选择性引述中,这份畅销全中国的报纸每天都在激发着“爱国热情”。这种内化在报道文本中的“导向”以新闻事实的面貌出现,才是真正有效而强大。阅读并信任《环球时报》的普通受众,很难不被这种“新闻”所影响,进入其设定的思维模式。至于得到发表机会的反“民族主义”观点,在我看来,不过是决策者在有需要的时候踩一脚刹车而已。

并且,这份媒体在涉外报道、涉台报道上获得或被默许以特权,议题设置能力强大。在全世界每天发生的各类新闻中,选择把什么内容公开报道给中国民众,实在是能体现真正 “导向” 。比如在近期对韩国的报道中,正如其所指责的韩国民众妖魔化中国一样,环球时报所呈现的至少也是以“妖魔化”对“妖魔化”,以嘲笑对嘲笑。

仍以“圆明园兽首事件”为例,在对此事的报道中,《环球时报》和人民网等拥有的强大议题设置能力最终转化为了全国媒体的转载,甚至在蔡铭超现身之前对法方行为的描述,对气氛的“渲染”,早已令得万千民众的情绪箭在弦上。大批市场化媒体虽然没有环球时报那般导向明确,但在没有第一手信源的情况下,只能引用这些“夹叙夹议”的报道,纵然也发表大批呼吁理性爱国的作者评论,总敌不过那些“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描述。

《环球时报》的这种呈现方式当然非自今日始,亦非自“圆明园兽首事件”始。我对这份《人民日报》子报的体会是,这一定是一个“民族主义”情绪得到较多表达机会的平台——天时地利人和,“煽动”到了今天,更像是个市场选择。

我对“民族主义”本身并没有太多恶感,尤其是其中与“爱国主义”一致的部分。在中国,与《环球时报》“导向”相对应,《南方周末》应该是给予反“民族主义”者更多表达机会的典型平台,所以,在这家报纸的调查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与之前完全不同的采访对象,完全不同的描述方式。

刘健认为他的统计结果可以说明“主流舆论”对于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特别警惕,“由此形成的传统媒体舆论导向与网络媒体舆论导向的对峙,是每逢发生刺激国人民族感情的新闻事件时,一再重现的景观”。对此,我想说的是,导向不只在时评版上,至少不在环球时报的时评版上。

至于说中国媒体究竟有没有“煽动”民众的盲目排外行为和各种涉外的不理性行为,我认为这实在没法笼统概括。毕竟,《环球时报》和《南方周末》都是得到中国官方允许、持续公开发行的报纸,或许对宣传主管者来说,这两者的存在都有必要。

(作者徐达内:曾供职媒体。联络邮箱:xudanei@gmail.com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