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去做,永不怀疑

作者:小昭 来源:小昭.回到波斯

"大师姐,我口口声声尊称你'大师姐',但从年龄说,你比我非但不能称大,而且简直就是'萧条异代不同时'。但正因为如此,对同一件事,我们的视角可能就会有些许不同。人说'身心健康',此刻你追求的是心的自由,而我则是历经身的劫难啊!附件陈述的,就是一例。这是我想为自己的博客写的序,但博客一直没有建起。原因之一是,我一直怀疑,这有意义吗?中国文化象磐石一样压在我们头上,我们还能动弹得了它?今天把拙作附在给你的回函中,是第一次示人,确实想知道大师姐对它的评价,望大师姐不吝笔墨啊!"

被一位据说年龄可为我父辈的网友称为"大师姐",十分有趣。当然这是我上一篇文章带来的外号。

此人是四川人。发来的附件,写的是他当年在饥馑中遭遇粮票作废的故事。这些故事离我非常遥远,但我知道曾经真真实实发生过。

让我奇怪的是,在这个博客泛滥成灾的年代,他居然为一个博客开还是不开而犹豫再三。

有意义吗?有意义吗?……我最烦听到这种问话。许多人就是这样,不停地追问,不停地怀疑。

有意义吗?我也不知道。我做很多事情都不考虑"意义",只管去做。

譬如我当初开博客,从来没有想过要用这博客来表现什么"意义",只因自己想写,于是就写了。写得多了,也就吸引了一些读者,"意义"也就开始展现。如果我在开博客之前,先绞尽脑汁去思考什么宏伟的"意义",可能到现在我的博客还没开起来。

此人欲建博客之"意义",我很容易归纳出来――就是我一再提倡的"民间史"。

在我们这个官方史基本属于谎言的国家,民间史的意义尤其重大。对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很多事情未曾经历,又在谎言掩盖中长大,未必知道自己的国家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亲身经历者的文字,就是最为有力的证据,所以要趁你们还有体力和精力来写的时候,为后人留下真实的历史。

我曾多次在博客提到过的一位朋友刘文忠,他作为 文 革 冤 狱的亲历者,坐了十三年牢,出狱后下海经商,几年前开始写作,把自己和兄长刘文辉的经历如实记下,迄今已出版了三本书。我不知道他写书之前有没有问过"意义",但这几本书摆在我面前时,我立刻知道它们的意义。

有个搜狐博友"祭园守园人",建立博客是作为"林 昭、李 九 莲、张志新、钟 海源精神祭园"。我曾毫不客气对他说:"我觉得您的博客文章,充满激愤,感情过浓,不利于传播。要让今天的年轻人了解您想让他们知道的往事,您最好用叙事的方式,也就是'讲故事',不要注入太多的过于浓烈的个人感情。对历史,宜采取稍许'疏离'一些的态度。"

同样是对历史的记录与反思,刘文忠的文字较为乐观,祭园守园人的文字则较为沉重,两人风格迥然不同。但我认为这两人文字的"意义"是一样的。祭园守园人是钟海 源女士曾经的男朋友,海源在三十年前被冤杀且被活体取肾,遭遇之惨酷难以形容,若要求祭园守园人"情绪稳定",忒不人道。因此,我虽从"传播"的角度对他提出建议,但也十分理解他的激愤。正因为这持续了三十年的激愤情绪,他不愿历史被沉埋,固执地写下去,想让更多的人记住。

一个轻易忘却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记住惨酷沉重的历史,才能免于悲剧的重演。年轻一代的我们,有权不受蒙蔽和欺骗,所以,我们需要你们的真实记录。这,就是"意义"。

称我为大师姐的网友要我对他的"拙作"作出评价。抱歉,我不准备作评。你还是赶紧建立一个博客,把文章放上去,让更多的读者来评价吧。但你要经得起寂寞,耐得住凄凉,不要指望博客一建,读者如云。你只管写,其它什么也不要理会。

"意义"总是有的,但你不要过于追求。人有时候应该傻一些,你只管"做"的过程,将结果交给上帝去决定。

意义是在事情做了之后才会体现的。做之前,什么意义也没有。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