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成才 来源:张兮兮的博客
因成都市人民政府有关方面就"'五路一桥费'问题"拒绝接受四川在线采访之后,四川在线23日头条刊登《向关心四川在线的广大网友致歉》一文。 虽然文章标题是致歉,但全文流露着对有关部门涉嫌"封杀"该网站的不满。就路桥收费问题,该网站10天来持续舆论监督成都有关部门,引发网络关注。(南方都市报12月25日报道)
要了解"叫板"的原因,就不能不回顾四川在线10日里的一系列报道――12月15日:《八成网友呼吁取消"五路一桥"费》;12月18 日:《"五路一桥"收了多少?官员称这是"保密的"》;12月20日《邀请成都市交委相关同志一起上上课》《成都市交委回应"五路一桥"收费问题闪烁其 词》;12月23日:《向关心四川在线的广大网友致歉》;12月24日《记者拍"五路一桥"收费文件,被勒令"爬开"》……从呼吁开始,到记者被勒令"爬 开",光从这些新闻标题,就能看出一家省级党网媒体舆论监督的尴尬,而这种尴尬背后是与政府职能部门对垒的过程中,媒体弱势地位的真实写照。
"五路一桥"费该不该取消?这根本不是个问题。一方面是成品油税费改革即将实施,国务院明确表示将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另一 方面,网友粗略计算出成都市"五路一桥"五年的收费收入已经超过33亿。因此,网友的呼吁是合理有据的,更是体现民声的。那么,作为媒体来说,自然有责任 将这种呼声上达至有关部门,要求有关部门做出《信息公开条例》制度下的解释。因为当初收费的主要理由是偿还工程建设贷款,优化道路资源。而假如网友估算的 33亿元是真实的,是否完成了偿还贷款的任务了呢?是否优化了道路资源呢?作为市民,都有权知道。然而成都交委对此讳莫如深,官员称"五路一桥"收了多少 钱是"保密的"。因此,不能不让人有怀疑的理由,更使以探寻真相为本性的媒体继续追下去。
而终于,四川在线的一再"纠缠",惹恼了成都市人民政府有关方面,于是终被"封杀",不许辖下有关部门接受四川在线的采访,更发生了勒 令记者"爬开"的行政暴力。而四川在线唯能做的,却只是无奈的《向关心四川在线的广大网友致歉》,再无别法。而对于想知道真相的网友,想知道详情的市民, 就更是徒唤奈何了!
不尴尬吗?舆论监督有心无力!不尴尬吗?信息公开成了摆设!在中国,新闻媒体既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在现代国家政府的权力运作 过程中,新闻媒体被称为"第四权力",就是以其存在形成对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的制衡。实行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使命之责,也是新闻媒体在一个法治国 家应具有的权力。而正是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各种监督发挥作用,才使得公权不被滥用,使民众在与行政之间发生对垒的时候有所依傍。然而,当四川在线与成都政 府有关部门发生"叫板"之后,我们才发现"第四权力"有时候是如此的弱势,同时也发现公众的知情权也是如此的渺小――在巨大的可能存在的"33亿"利益维 护面前,舆论监督和公众知情权,什么都不是!
胡锦涛总书记在作十七大报告时反复强调民主监督,要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前不久温家宝总理也强调"政府重 大决策,人民有权了解决策的过程,有权参与决策,有权监督政策的执行"。而如今从四川在线与成都政府有关部门发生"叫板"的情况看来,政府与民意之间的良 性互动关系仍未形成,舆论监督与公众知情权有时候在政府部门面前根本得不到足够的尊重。此后的路,还有很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