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门:从“罢工”反思媒体身份

作者:耳门  来源:云南网

有关出租车行业的事近段时间媒体没少披露。重庆的哥的姐闹了场"停运",当地政府及时处理了这一事件,权威媒体在连续、客观的报道中没回避"罢工"一词。上个月,云南西双版纳也闹过一场数百名司机的"停运",其间的媒体报道中绝无"罢工"这种说法。

刚刚过去的记者节,让媒体人做了一次比往年更有内容的反思。反思中,一些让媒体"草木皆兵"的关键词,也是一个引申话题,其意义可不止是"规避"那么简单,无奈,苦笑,这种"表皮"之下的东西,不被激活则已,一被激活,展现的就不仅是瞠目和僵直。

新闻报道中的潜规则,常常能让人联想起"新闻自由"等概念,或咏叹或抨击都好像在讨论"自由"与否,但几十年来的讨论,并无硕果。新闻的潜规则由来已久,几代新闻人都在努力改变它,"老练"的媒体人都会说出成堆的"敏感词",就像用"停运"取代"罢工",用"有关部门"取代"政府",用"悲剧"化解"惨绝人寰"……汉语博大精深,对同一个主体所用的表述绝对不止一二种,而这种"规避"之下的新闻表述是否贴切,一般另当别论――别论的对立面是一种"正论":中国特色。
到底这是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没人能说得清;到底是不是必须这样说才能促进和谐、进而达到和谐,也没人能说得清。通常媒体人掌握的是,你不这样说你就有"危险"。

国内最权威的媒体日前直接应用了一次"罢工",意义非同小可。几乎是同一时段,11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加快新闻工作的法治化建设,努力实现依法管理",这种口吻被很多人理解为中国正在为新闻立法铺路。这几年新闻造假事件层出不穷,前些日子的"封口费"事件,也让新闻界蒙羞不浅,新闻的"官方"客观与真实的客观,多年来一直在或隐或现地"闪烁",但这次相对明显的"转变",还是让人眼前发亮,至少媒体人有相应的感觉了,至少可以认为,加快新闻的法治化建设,算是个社会共识了。

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地球人都知道。媒体是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的说法,尤其在近几年,算是主流说法。而政府或公众所承受的"憋屈",也不外乎新闻报道的"偏差"带来的毛病。且不论"停运"和"罢工"说辞的区别,回避一种早就有相应汉语词汇的说辞,反而刻意选择另一种不温不火的说辞,这大有文字游戏之感觉,在新闻报道中,在媒体人中,文字游戏不妨可称为大忌,这和新闻的客观性大相径庭,而政府和公众双方面都会因为这种规避出来的"词不达意",减轻或加重对社会脉搏的认知!

归结一下。"罢工"一词名正言顺的出现,在媒体人看来,很像一个步入正道的"路标",恰恰配合这个"路标"出现的,是新闻立法的共识和媒体人反思、觉醒的作为――这一系列信号给了媒体人很多信心,相信也给了政府及民众以诸多方面的信心。刚刚好,记者节前后出现这种信号,一并会提醒全社会对记者(媒体)的监督。希望这不是个心血来潮或可戛然而止的信号。新闻道德,在呼吁立法的关键时刻,更该被全社会关注,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该从"罢工"一词的出现开始被重新审视。
作者: 耳门(云南信息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