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起的群体性事件,对于各地党委政府尤其是政法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今年发生的诸多群体性事件中,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如何及时、全面、有效地掌握舆情动态、如何及时、正确地发布信息,有效应对、引导和驾驭舆情,各地政法机关的表现差异甚大,其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也截然不同。总结和比较他们在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应对中的成败得失,对于政法机关处理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意义重大。
一、 关于"真相"的谣言使事态失控
群体性事件虽然有其突发性,但是总结今年几起比较典型的群体性事件的酝酿、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我们认为,其总有一个自身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大体上都会有一个酝酿、激化、后期处置这样几个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都对政府及公检法机关的舆情应对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在大规模冲突发生之前,即群体性冲突爆发之前的酝酿期,一个地区一般会发生某一个或者几个敏感性的突发事件,并引发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
比如,在瓮安事件中,在瓮安事件的导火索――初中女生李树芬溺水身亡后,当地就有传言说,李树芬是被奸杀后,抛尸河中。在浙江玉环7.10冲突事件中,事件起源于一名川籍民工张中富在与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争执时被打伤。而近期发生的深圳千人袭警事件,则是起源于一名无牌摩的司机李某被深圳宝安石岩街道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追赶撞灯柱身亡。
政法机关对于这种事件应当密切关注,随时监测,并不断提高对此类事件的敏感性。
这些非常和敏感的事件发生之后,舆论(即便是谣言也反映出一种舆论倾向)便开始发酵,并推动了冲突的发生。瓮安事件中,李树芬死后,除了传说其被奸杀之外,社会上又流传作案者为县领导的子女。并且传说李淑芬的叔叔(当地一名中学教师)在与警察理论时被打死。当地很多群众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征地等问题对地方政府和警方严重不满,这些传言直接将群众的怒火引向了政府和公安机关。
而在最近发生的甘肃陇南事件中,谣言更是对冲突起到了直接的催化作用。在当地一位中学生在其博客中写道:"17号早上有消息传来,'陇南市搬迁到成县以已经国务院批准',一时间武都乱做一团,人们都很气愤。…尽管政府在之前已经辟谣,并且逮捕了6名所谓的传谣者。"但是这种辟谣还是没能抑制住不多扩散的谣言,终于诱发了严重的群体性冲突事件。
实际上,由于我国现阶段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客观存在,加上现代网络工具的高度发达,完全抑制甚至控制传言已经不可能。民间的传言绝非空穴来风,必定有其存在的土壤和根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网络言论是检测主政者施政是否得当的指南针和温度计。关键的问题是首先要能够掌握此类传言,在发现这些传言之后,是否能尽早尽快地解决其反映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简单地逮捕所谓"传谣者"。
二、 事件爆发和处置过程中的舆情管控
除了对冲突前四起的传言的监控,在今年发生的诸多群体性事件中,各地方政府部门对舆情的处置和管控的方式方法值得反思之处也甚多。
在瓮安事件中,6月28日冲突发生以后,为了进行信息封锁,不让"坏消息"大范围扩散,瓮安甚至切断了当地的网络信号,但是当地网民却用手机拍下照片,到几十公里外的邻县将信息发上网络。一夜之间,天涯论坛、新浪论坛、网易论坛、百度瓮安贴吧、各大网站博客上有关瓮安事件的帖子开始迅速升温。尽管也有网站进行删帖,这反而激起了部分网民的愤怒,很多网民加入到发帖的队伍中,有人谩骂、有人痛告,有人在询问事情的发展。网络传播出来的事件的各种版本更加离奇。其中有一博客称:
贵州瓮安县公安局办冤案,引起民愤!贵州省瓮安副县长的孩子跟另一个孩子把瓮安县三中一女生强奸并杀害丢入瓮安县西门河。公安局只拘留了五个就时就将其释放。死者家属到公安局报案,公安局反将死者亲叔叔打成重伤,放出后公安局再唆使黑社会再毒打其叔叔。至其叔重伤今日下午4时左右许医治无效死亡。她叔叔的妻子也被打成重伤。现被关在公安局。脸部破相。瓮安县公安局黑暗如此,引起社会公愤。瓮安四所中学学生到公安局请愿。公安局又出动武力镇压,至使学生和一些人民群众焚烧了公安局并掀翻和焚烧公安警车十多辆,现在事态越闹越大。
这时,瓮安开始组织当地教师上网跟贴,引导舆论。同时对于媒体的采访,当事人受访由官员全程陪同。这些行为都成为当地政府被指责的缘由。
再看不久之后发生的云南孟连7.19事件。冲突发生之后,云南省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吸取了瓮安事件的教训,并没有采取封堵信息的措施,而是及时对事件进行了相关处理,缓和了民众的情绪,稳定了局势。为后来的进一步处理赢得了主动。
实际上,在网络时代,进行瓮安式的信息封堵基本已经毫无意义,中央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就转变宣传策略作出了新的指示。近期一些博客上纷纷转载11月21日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国指示官媒报道负面新闻》。文中指出:"8月北京奥运期间对于负面消息的封锁对于拖延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事件曝光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最终导致了至少4名婴儿的死亡,成千上万的婴儿住院治疗。""但是政府发现互联网可以传播信息或者说是流言,其传播的速度跟审查部门删除评论的速度不相上下。所以"中国政府正开始放松他们对于负面消息的控制","他们现在正尝试通过公开报道新闻的方式来控制新闻。" "但是他们的准则是:'快速报道,但是对于事实背后的原因要小心谨慎处理'"。
最近发生的陇南事件也的确证明了这种转变,官方的声明在在冲突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就被发布在陇南市政府的新闻网站上。这种透明度的增加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进步。
三、 舆情应对还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这些进步的同时,另一种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担心。这就是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公布的"真相"往往强词夺理,牵强附会,漏洞百出,让网民们很难信服。
最为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瓮安事件发生后中,当地政府及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称少女的死亡过程是:"当陈走后,刘见李树芬心情平静下来,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此"真相"公布后,立即招来了网民的冷嘲热讽。词组"三个俯卧撑"一夜走红,成为最新的网络流行语。因为语出贵州省官员之口,更有网民将其发挥为"黔驴三撑",和"正龙拍虎"相呼应。
再有就是陇南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在有关事件的《通报》中说:"晚上九点以后,聚集在市委大门口的围观群众在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教唆、煽动下,一些不法分子开始肆无忌惮地向正在市委大门口值班的信访干部和公安干警抛掷石头、砖块、花盆等物,用铁棍、铁链、斧头、洋镐等近距离穷凶极恶地攻击做群众劝解疏导工作的信访干部和公安干警,致使60多名人员身受重伤。"
一位网友在强国社区发表帖子《问陇南市政府:不法分子和群众是啥关系?》,文中将陇南事件的声明和瓮安事件的做了对比:"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接待过程中,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随后,少数不法分子趁机打砸办公室,并点火焚烧多间办公室和一些车辆。"
该网友认为这两篇措辞和文风极其相似的文章报道的都是"群众"被煽动,可实施打砸抢的,却只有"不法分子",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是群众中本来就有不法分子,这个时候暴露出来了,还是本来很好的群众,忽然被激发,一下子发生突变,成了不法分子?
笔者认为,发布此类的"真相",还不如不发布,发布了只能招来网民的嘲笑和谩骂,引发新一波对政府机关不满的舆情。建议今后政府部门在发布信息时是切不可照搬"一小撮"、"别有用心"等老套,而是应当就事论事,认真总结政府施政中存在的问题,因为今日中国的网民,早已不是一个可以随便应付的群体,面对汹涌的舆情,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必须认真应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