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耀中:论互联网与“舆论引导新格局”

作者:崔耀中  来源:京报网  转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要"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那么,互联网在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的过程中应该起到何种重要作用呢――

  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时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目前,作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已经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新手段、经济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政治有序参与的新渠道、社会公共服务的新平台、大众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人们生活娱乐的新空间,成为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巨大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应把主流网站的重要性提高到战略高度来重新认识

  可以先从几个调查数据开始分析:

  超过九成的网民承认,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寻找

  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最新统计的网民人数已超过2.53亿人,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互联网国家。据中国互联网调查中心调查显示,超过九成(90.4%)的网民承认,需要信息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互联网上寻找;超过3/4(76.3%)的网民承认,互联网是获取重大新闻的首选渠道。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已跃居媒体第一位

  青少年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敏感,对互联网关切度高,已经成为网民的主体。中国25岁以下网民已经达到1.26亿人,占总数的49.9%,30岁及以下的网民比例甚至达到了68.9%,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度很高,但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不强,有时无法区分网络的虚拟性和社会的现实性,网络行为容易失范,导致不良网络文化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酿成了很多惨案。如几年前湖北省襄樊市两名年轻人模仿网络游戏的"杀人场面"将一名流浪儿童杀死;天津13岁男孩张潇艺沉迷网络游戏一年多,模仿游戏中角色跳楼自杀……。青年健康则国家健康;青年兴旺则国家兴旺。因此,应该积极消除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的消极影响,主动利用网络的影响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守好青少年网络阵地。

  从全球看,互联网日趋显现"第一媒体"之势,电视正逐步变为"第二媒体"

  传统观点认为,报纸为第一媒体,刊物为第二媒体,广播、电视被称为第三媒体,互联网则被称为第四媒体,而移动网络的无线增值服务为第五媒体。媒体排列的标准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不同的,或以是否主流性为准,或以受众多少为准。若单从受众多少这个标准来看,互联网日趋显现"第一媒体"之势,还是有道理的。最新的数据显示:从规模上看,目前国内有1900多种报纸、9000多种刊物、3000多家广播电视台,150多万个网站,5000万自媒体博客用户,随着"三网"融合和3G时代的到来,国内5亿多手机用户都将成为潜在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互联网数量几乎是无限增加的;从发展的态势、影响的广度来看,广播问世30年之后才拥有5000万听众,电视拥有同样数量的观众也用了近13年,而网络则只用了4年。根据Editor&Publisher的最新研究(2007年):大约1/3阅读在线电子新闻的用户对传统媒体失去了兴趣,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网络传播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给传统媒介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压力。网络媒体已经超过报纸、杂志、图书、电影、戏剧等传统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并呈现出取代电视的发展势头。2007年9月,美国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互联网和电视是人们最为青睐的传媒,但互联网已跃居电视之上。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意义,使之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利器

  早在1992年,克林顿政府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国家发展规划。其他发达国家不甘落后,如,日本和欧盟等国也推出了自己国家的互联网发展战略规划,将互联网的发展作为衡量本国综合国力的指标之一。

  互联网具备的无国界性和跨国性给中国国防带来了新的挑战,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有了互联网,对付中国就有办法"。前不久,美国国会拨款2500万美元专门用于破解我国信息边防的软件开发。此外,各种反华势力也看到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借助互联网平台,扩散自己的舆论影响,丑化中国的国际形象。

  可以这样说,互联网是目前最容易实现传播自由、也是最难控制的传播方式。网络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地球上任何文明、任何文化,只有通过自由竞争来争取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壮大。虽然我们积累了不少对互联网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但总体上还是很肤浅。对此,我国必须不失时机地把主流网站提到第一媒体的高度来重视,纳入国家长远的发展战略,使主流网站成为加强中外交流、抵制国际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唱响中国主旋律、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可替代的战略平台。

  二、主流网站信息传播要公开、透明、讲真话,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

  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那么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在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中怎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引领网络舆论首先要主动进入,关键在"快速"

  在信息庞杂而过剩的时代,人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往往来不及反复比较鉴别,容易先入为主。面对重大事件,特别是突发性事件等涉及民生利益的热点问题,主流网站要抢占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力争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处理问题的态度、解决问题的做法最早最快地告诉广大网民,压缩不良消息传播空间,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轨道上来。今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讲话中,总结了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称中国政府因及时发布信息"得到国际社会好评",并认为"其中的成功经验值得认真总结,并要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要敢于讲真话,维护主流网站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最近几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舆论监督性事件,对于真相的追究都是由网络或由网民个人发起,然后逐渐形成一种影响力和压力,最后才是政府相关部门解决,造成的结果自然是政府公信力的贬损。前段发生的"虎照门"事件,从虎照出现,就有网友开始质疑,随着网友找到虎照的来源,打虎派和挺虎派在网上唇枪舌剑,但政府部门和主流网站却没有及时正面回应。拖延近十个月后,政府部门终于发布调查结果:"周老虎"是一只纸老虎。最后的结局虽部分挽救了政府的公信力,但在这场网民探寻真相的战役中,主流网站没有担负起应该担负的责任。因此,要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切实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讲真话是前提。主管部门应该负起责任,建立鼓励主流网站"讲真话"的长效机制,不应再出现主流网站在社会关注的敏感话题面前"集体失语"。

  增强公开度与透明度,引领网上舆论

  在现代社会,作为权力所有者的公民,对作为受托者的政府的施政行为,享有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消除公民与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政府行为的公开透明,是世界各国公共行政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封闭是不可能的。因此,主流网站要以新的思维,创新工作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敢于增强透明度,直面群众,直接公开地互动,才能真正形成主流网上舆论。这次"5・12"汶川特大地震公开透明的新闻报道形式就是成功的范例。这一做法在国际上塑造了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国外网站发布的消息基本转载自我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国外记者不再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人们也不再热衷于"海外"怎么说,"港台"怎么说。主流媒体既迅速又透明的信息使得"小道"消息失去了往日的市场。

  主流网站要敢于碰击社会热点、难点,起到监督、批评、答疑、解惑的作用,形成一种正面引导、包容多样的网上舆论场

  主流网站要敢于面对社会热点、难点,开诚布公地用真实的信息去给群众释疑解惑,消除误解和隔阂,而不能采取"鸵鸟"政策。只有采取这种直面矛盾并且化解矛盾的方式,才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化冲突为和谐,真正做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主流网站应该主动成为党和政府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平台,成为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技术工具。湖南省株洲市领导2007年起就在红网开始了网络生涯,搜集网络举报,把红网作为株洲市纪委反腐倡廉的平台。株洲纪委还特聘了一批"网络评论员",以期把网络监督制度化。

  同时,要重视主流网站舆论场的作用。在管理舆论的方式上要改变堵多于疏的做法,要使我们的主流网站成为人民群众最具有说话欲望的地方,让普通网民的话语尽可能地被党和政府听到,政府决策在出台前能够被更多人的智慧所审视和评估,只有这样,主流网站才能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引领社会思潮。主流网站要形成这种公开透明,敢讲真话的舆论场,就要做到既不因强调主旋律而强求舆论一律、排斥多样;也不因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而放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而要力争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生动局面。

  三、把网络作为一个极重要的媒体来肯定,利用网络与群众沟通,是我党执政能力的新体现

  网络正在促成一种崭新的执政模式,其原则即为:公开、互动

  网络正在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并改变着中国政府的执政方式和理念,国民的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在网络中展现得尤为充分。党和政府充分看到这一点,也看到了公民社会崛起的趋势,胡锦涛和温家宝同志都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党中央对网络这条沟通渠道的重视。早在2003年SARS肆虐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广州就对一位医生说过:"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温家宝总理在北大宿舍也曾说:"我在网上看到同学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同全国人民一起抗击非典的决心,令人感动。"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网时与网民亲切交流,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网络上与公众直接沟通。在最高层领导表露自己的网民身份之前,已陆续有官员把对网络的关注带到政治生活中。早在2003年,深圳市市长首开中共省市级高官与网上批评者当面交流的先河。随后,越来越高级别的官员开始直面网民,2007年,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汪洋两次约见网民杜术林。而每年两会前,"网友献计总理"也是一道保留节目。随着官员越来越年轻化和高学历化,已没有官员能忽视网络的力量。网络正在促进一种崭新的执政模式逐步成型,其原则即为:公开、互动。

  互联网是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和晴雨表,给我们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带来严峻挑战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些转变也反映在网络世界中,互联网是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助推器,互联网的虚拟特性,使之成为各种诉求自由便捷表达的空间,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社会上的各种错误思潮包括各种不健康的价值观在网上几乎都有反映。同时,互联网的强大聚合功能,还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动员和组织方式,为各种政治、社会力量在网上聚集、组织、动员提供了便利,这种聚合有时会形成对社会有利、有益的因素,但有时候也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社会舆论的多样与多变,给我们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带来了新的课题,我们应充分认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这也给我们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带来严峻挑战,网上舆论引导和管理工作将更加繁重。这一局面要求我们切实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加快形成以主流网站为主要载体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舆论阵地,进而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形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团长)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