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要友

作者:罗志田   来源:南方周末
 
网友要友。如果争论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智力竞赛,言语的进攻性以不伤人为限度,在相互批评的进程中感觉诙谐的力量,不亦乐乎

今日出席学术会议,频繁说好话的"和为贵"现象是很常见的,甚至已形成某种新礼仪,如回答提问,必先说好听的套话;若径直回答,便可能被视为骄傲,或被认为已经生气。很多人已不习惯于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有教授在某校讲学,提问者皆先以套话赞扬,颇觉乏味。为活跃气氛,该教授鼓励听讲者提出反对意见。当即有一青年响应,起而说"你所讲完全不通",却并未具体指出不通之所在。那青年的动机自然是凑趣,只是久不提"反对意见",已不知怎样做了。当然,这样自讨没趣的现象并不常见,大部分讲学都是在赞扬声中非常和谐地结束提问阶段。

另一方面,网上言论与许多学术会议上的"和为贵"现象非常不同,常常火药味十足。 对网上发言者,比较政治正确的称呼是"网友"。但很多网上发言者却让人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传统,颇倾向于"斗争哲学",似乎是"网敌"多于"网友"。这倒给我们一个考察传统无意识传承的事例:一般以为上网的以小青年甚至少年为多,提倡"斗争哲学"的时代,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已逝的往昔;但不知怎样,这"斗争哲学"竟无须灌输,便自然传承到了这一代。

近代中国是一个革命时代,革命的特色就是不按既存规矩办事,当然充满了颠覆,也不能不提倡斗争;但也常常泛斗争化,而且延伸到读书人中间,形成某种持续的传统。清季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争,动辄下笔万言,从今天看其实相当温和,但以那个时代的标准言,已经有些"不讲理",甚或近于谩骂了。到了二三十年代社会史论战时,下笔万言的风气不变,有些人几乎是日写万字以上;论争的口气远比清季犀利,近于粗暴的谩骂也越来越多见。参与论战的陶希圣感叹道:"如今是一个斗争的时代,'三个人与两个人斗,两个人与三个人斗';没有调和的余地,也没有共进的心理。

当年很多读书人是发自内心地认为不破坏不足以言建设,后来终于认识到破坏未必会促进建设,成为风尚后更可能妨碍建设。如梁启超所说,一旦消极的否定形成习惯,没有积极的主张拿出来,中国人在世界上可能成为以否定态度著称的"虚无的国民"。

重要的是,胡乱谩骂的"斗争哲学"与频繁说好话的"和为贵"看似对立,却可能起某种互补的作用,导致傅斯年所说的"阻君子不为一事,助小人肆无忌惮"。或许因为以近代史为专业,我始终相信建设重于破坏。立言亦然。盖必"君子道长",始能望"小人道消"。

陶希圣所说"共进的心理"是个关键。如果彼此视为友人,自己向前走而不阻碍他人走,恐怕就没有那样多的争斗;相反,若彼此视为敌人,似乎前进的路只有一条,不能允许大家都走,则自然斗得你死我活。"共进"不是没有批评和争论,陶先生主张"先破除我们自己的意气",在此基础上"大家'相互批评地合作',不因批评便不合作,不因合作避免相互的批评"。

如今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大,尤其是今年有几个月,网友们的言论常被认为代表了"中国",所以在网上说话的方式就可以引起注意,也值得探讨了。

我自己相对落伍,不特别爱上网。但现在即使做研究,网上资源已到不能不利用的程度了,所以近来上网比以前多。我有几位朋友,那可是有大量粉丝的。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有粉丝的地方就可能有纠纷。有些人郁闷之后,偏拿偶像消遣,也是常态。我的一位"网偶"级朋友便觉心灰意懒,几乎退出,还需要我们这些粉丝来安慰和鼓励。

越是不采取实名的地方,越考验说话者的风度。任何言论场域一旦形成小人进君子出的状态,基本就只剩下发泄和叫嚣,离自杀也不远了。不幸很多网络场域,恰经历着类似的发展趋势。但如果偶像都隐去,网络成为一片战场,可能也不是很多网友所欲见。可见网友不友,还是很有危害的。

所谓网友,顾名思义,说话总宜态度友善。今日物质条件大为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也当有所提高,幽默感就是其中的一个要件。如果争论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智力竞赛,言语的进攻性以不伤人为限度,在相互批评的进程中感觉诙谐的力量,不亦乐乎!若是代中国在世界立言,更要记住我们有着悠久的文化,如今也是名副其实的大国,说话行动,不要失了大国国民的风度。
(作者为历史学教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