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员”——虚假民意制造者

来源:南湖一勺水的BLOG

“网评员”,官方称呼为“网络评论员”,但在网络民间,却有个不雅的称呼——“五*毛*党”(加*号是为了防止被和谐)。这个称呼的由来,据说是在网上每发一条跟帖,可以有五毛钱收入。不管这个“据说”是否可靠,网络评论员的官方立场是确凿无疑的。还有个“据说”是这些“网络评论员”都要经过考核后持证上岗,并要根据新的形势参加培训班,提高素质,其理论指导为《网络评论员工作指南》,网民戏称之为“五*毛*党*党*章”。


网络本来是一个充分反映民意的场所,但被“五*毛*党”们一搅和,你就不知道民意到底在哪里了。因为,网评员是受雇于组织的,又有经济利益,也许还有升迁机会,自然要格外卖力,发表尽可能多的对官方有利的评论。知道了这一点,如果你在某论坛或某新闻跟帖里看到很多左得可疑的内容,或在某个受欢迎的博客上看到匿名跳出来搅局的,你就不必怀疑自己对民意的判断是否有误了。


网络评论员聚堆的地方,一般是新闻或观点比较敏感的地方,比如评价老毛的文章下,你会看到很多怀念的跟帖或大篇的颂词;比如某某部发言人就人权问题发言的新闻下面,你会看到无数大骂美国的跟帖……在网络评论员的努力下,“网络民意”有时会呈现一边倒的情况,就像文革时的情况,但这种民意是制造出来的。


有人可能会认为我在瞎说八道,那么,我举一个例子:今天(7月9日)出版的《中国新闻周刊》杂志上关于贵州那个县的报道中有几段话,大家仔细研读一下,就可以知道,网络上已经密布网评员。当然,没人知道谁是“五*毛*党”,就像网络上没人知道谁是一条狗一样。


以下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事件发生后不到1小时,便有人把现场的视频、照片传到网上。6月28日晚,大量小道消息在论坛、博客里传播,不仅传言当地警方办冤案,还称死者一位叔叔已被警方“打死”。……于是,这些传言引来了无数愤怒的跟帖。在中国最大的虚拟社区“天涯”,在著名的人民网“强国论坛”,有关此时的帖子都被狂顶。
但一些反驳传言的帖子也开始出现了。这些帖子大部分出自瓮*安“6·28”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政策舆论法规宣传组”,组长为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晓云。6月29日,事件应急指挥部成立,下设8个工作组,其中包括事件调查组、劝说疏导组等,而宣传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人员上网跟帖,“以贵州的媒体影响全国的舆论”。
“当时政府网站所在地已被烧了,工作人员只好搬到县广电局的二楼。从全县部分机关、学校选调来的十几名熟悉网络的人每天负责收集信息,并对失实信息跟贴澄清。”“6·28”事件应急指挥部一位官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除瓮*安*县外,黔南州每个县、市宣传部也都组织了5名网评员,每天根据新华社消息和公开发表的材料,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跟帖引导网络舆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