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被过滤比民意非理性更可怕

作者:朱四倍 来源:中国青年报 转自:新华网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益派市场咨询公司对2874人进行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官员上网收集民意, 71.9%公众认为这意味着政府开始重视网络民意,网络表达将成中国式民主建设的新通道;67.2%公众首肯互联网的在线形式弥合了阶层地位等各种差异。(《中国青年报》6月30日)

网络平台,给了民众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给了民众抒发自己见解的机会。网络民意表达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让政府了解民生民情、汇聚民智,“最方便网民说实话”,弥合了阶层地位等各种差异,拉近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但是,无可否认,当下的网络民意表达还存在一定的非理性成分,比如不文明,使用暴力语言等。因此,如何对待网络民意就成为考量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进行了22分钟的在线交流到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26名网友会面,开展座谈收集意见,再到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约见部分网民,我们可以鲜明看到草根意见到达高层的可能性。众所周知,人人都享有言论权,但在特定的场合,并非人人都享有话语权。公民除了要有知情权,更重要的是公民自己应懂得运用不同渠道去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网络民意的表达场景告诉我们,网络不再只是一个消遣解闷的娱乐场,也是公众表达话语权的场所。

那么,要不要建立正规的渠道来收集网络民意?本次调查显示,64.3%的人认为制度上需要保障,党和政府应该把民意、舆情的收集工作日常化。对此,学者燕继荣认为,如果政府出面建立一个官方渠道,可能就变味了。因为当政府为网络设置一个关口的时候,所产生的引导性可能会过滤掉很多真实的信息,不利于中央高层了解民意。

民意表达的自由并不只是说对的、受欢迎的话的自由,而且更是说错的、不受欢迎的话的自由;既包括传导正确的、受欢迎的信息的自由,也包括传导错误的、不受欢迎的信息的自由。事实上,在多元的社会,在尊重宪法、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社会需要有一定的包容性,使各种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通过特定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渠道,能够反映到决策层。而网络民意表达就充当了这样的平台。

换句话说,必须厘清收集民意和过滤民意的界限,更要明白民意被过滤比民意非理性更可怕。要知道,任何非理性的情绪表达都是民意表达的滋生物,而不是网络民意表达的必然。对我们来说,就是不要在泼脏水的时候,“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

网络可以成为传递原生态的群众情绪和民意的重要渠道,充当社会情绪、社会心理的调节器、缓冲阀。当政府通过网络民意了解到民众情绪的时候,一点点的非理性情绪又算什么呢?(朱四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