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事件”提示什么(文化观察·如何面对网络舆论②)

作者:吕绍刚 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提示
  新年伊始,有关行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不断出面,就一些不实网络消息进行辟谣、澄清。“馒头事件”发生前后,有消息称,全国警校将停招本科生,公安部随即澄清不实传言。同时,上海爆出“限制外地人购房”的消息,这一说法又被指不实……一时间,辟谣、澄清成了“流行语”,促使人们对网络舆论进行反思。

  
  “馒头必须是圆的?我卖了这么多年的方馒头,还是第一次听说。”北京市朝阳区一家馒头店的老板,一脸茫然。

  日前,一则有关“国家馒头标准”的消息,迅速在网上流传。消息中称,从2008年1月1日起,小麦粉馒头的国家标准实施,针对馒头的形状、体积等感官方面作了要求,要求馒头须是圆形或椭圆形,形态完整和美观……一时间,网上舆论哗然,“不给方馒头留生路”、“挟国家标准以令天下馒头整容 ”等讥讽声纷纷而出,许多市民也对此表示不解。

  正当网民们对“馒头的方圆”讨论得不亦乐乎时,1月4日,该标准发布机构之一——国家标准委出面澄清:并未对馒头形状作任何具体规定。

  至此,事件似乎尘埃落定,但“馒头事件”留下的思考尚未停歇。

  网上舆论:“馒头只能圆不能方”

  “国家标准”几乎成了笑话

  1月3日,一则题为《国家发布馒头标准:应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消息,迅速在网上扩散。粗略统计,当天约有120家网站转载,其中包括一些主要的门户网站。

  在百度网站上输入“馒头标准”一词,与之相关的网页、评论、跟帖高达360万条之多。许多纸质媒介也卷入这场大讨论。

  随之,许多网站不失时机地列出投票议题,网友回应相当热烈。

  腾讯网关于“馒头只能圆不能方”的一项调查显示,5万多名参与投票的网民中,有3.4万人认为这是个笑话,“不知道制定者怎么想的。”另外一门户网站的调查显示,也有95%的投票网民表示对馒头新规定不予支持。舆论基本呈现“一边倒”的情况。

  “馒头统一外形,完全没必要!老百姓更关心的是馒头的质量和卫生”、“馒头国标,堪称2008年第一个经典笑话”……

  网民议论纷纷,将矛头直指相关政府部门,认为是在“玩标准化游戏”,为一些馒头企业“代言”:万一以后那些不符合标准的馒头改头换面,以“炊饼”、“馍馍”之类的化名出现该怎么办呢?

  政府辟谣:纯属无稽之谈

  是网民太盲从还是网络太浮躁

  1月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上,刊载《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有关情况介绍》,出面澄清:标准全文未对小麦粉馒头产品的形状作任何具体规定。并特别解释,该标准规定中提到,小麦粉馒头要外观形态完整,色泽正常,无黄斑、灰斑、黑斑、白毛和粘斑等缺陷,无异物,“这只是在产品感官质量基本要求方面提出限制性要求”。

  同时,网站上登出了该标准的全文。这份编号GB/T21118—2007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小麦粉馒头》,于2007年10月16日发布,200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为国家推荐性标准,只是对生产企业的一种指导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性。”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标准旨在规范行业生产,提高馒头食品加工的质量与卫生水平,而不是单纯地对馒头的形状大小做出限制,说馒头只能圆不能方,更是纯属无稽之谈。

  “由于一些手工作坊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标准缺失,馒头品质及卫生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一位馒头生产企业技术人员说,人们在市场上经常看到,有的馒头白得像雪,有的馒头硬得像石头,还有的馒头比面包还松软。至于内在的质量,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制定一整套标准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显然是一则恶劣的假新闻所致”,一位网友列举了他的证据。该新闻的最初来源是一份都市报,报道中没有明确的消息源,通篇都是用“据称”、“某企业负责人介绍”,显然没有深入求证。

  有网友感叹:“肥皂泡”破了,才发觉自己白费了“口水”。一些网友反思:我们为什么总被假新闻忽悠?是网民太盲从还是网络太浮躁?

  专家认为:网络天生具有“放大效应”

  信息发布越清楚,猜测空间越小

  中国社科院委托“华闻在线”撰写的《2007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近期发布。专家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个新的舆论形成机制渐渐露出雏形。这对于中国公民社会的培育具有开拓性的作用,但网络也往往成为流言和传闻的扩散平台,对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影响值得关注。

  专家认为,开放的天性使网络平台具有“聚合效应”、“放大效应”。一些虚假、不实信息经过网络扩散,会形成巨大的舆论“泡沫”,影响社会舆论和政府决策。

  “我觉得,‘馒头事件’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信息发布者没有把好关。首先,在发布权的监管上不力,所以让不实新闻有机可乘。其次,信息发布得不清楚。这个问题专业,讲得不明白,那普通老百姓肯定会猜测了。”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说。他认为,“公共信息发布,讲述越清楚,信息量越大,留给猜测的空间就越小。”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一些信息有不同的解读,是正常现象。要想让信息准确传达,取决于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够充分,后续的说明和解释工作到不到位。

  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地方和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在发布信息和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改变对互联网“不理、不用、不管”的现象,尽早讲、持续讲、准确讲、反复讲,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这是相当有必要的!”

《人民日报》 ( 2008-01-10 第11版 )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