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保卫豆瓣?

作者:一击必杀女刺客 来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849319/

首先声明,此文纯属参照天涯关于茶舍里那篇谁在保卫天涯,外加不断被豆瓣删帖的亲身经历改编,若据此出发,以下言论扰了国法党纪,咱纯属无心。

   (一)网络上的言论自由
  近月,豆瓣内弹出了多起关于网络自由权的不和谐音符,不少豆友们抱怨,豆瓣存在相册被删,删除主帖,主贴不予推荐回复,等多种言论控制现象。据本人亲身经历,至少已有几个小组被解散,我的若干主贴被删除等两位数的若干宗案例。近月被删之贴具体就不一一举例了,只说自己的切身经历一桩,以作形象说明。

就在刚刚,一封邮件又出现在邮箱:一击必杀女刺客 你好,经典短篇阅读丨小站上线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classicreading/ )管理员删除了你在该小组的发言 ,,原因是:该小组管理员认为你的发言与小组主题无关。

百思不得其解,贴的文是<中国教育的溃败:精神与价值贫困的年代>,满以为很符合短篇阅读的主题,哪知才帖上,便被删。再看此组,什么《有时候,爱是一种错觉》,什么《一个人不要怕》,什么《一个人在旅途》唱响着主旋律,果真是和谐又经典。但是,您的小组说明明明白白的写着,“如果写作是灵魂的自省和呈现 / 那么阅读,它应当是行走和探寻”请问,什么是真正灵魂的自省和呈现,什么是行走和探寻?恐怕就是那个被删的帖中,写的很清楚吧。“即使在中国最知名的学府,教育理念也很少被提及。这所大学担负着盛名,却早已交出了原则和信念。行政化与商业化,这两个趋势正扼杀掉它的生命力。它本应是中国最精英大学,为这个国家提供最杰出的头脑、最富批评性的观念、最具理想主义的青年。但它对于这一使命,视而不见。那些费尽心机考入这所大学的青年,在短暂的虚荣心被满足之后,发现了无穷的失落。”这不够自省和呈现,不够行走和探寻么?这不能说是经典短篇阅读么?我想更多的是言中一些要害罢了!

而若把上段话加以修改,它就变成“即使在中国最自由的网站,自由理念也很少被提及。这个网站担负着盛名,却早已交出了原则和信念。行政化与商业化,这两个趋势正扼杀掉它的生命力。它本应是中国最具自由与言论意识的地方,为这个国家提供最杰出的头脑、最富批评性的观念、最具理想主义的青年。但它对于这一使命,视而不见。那些费尽心机拥戴它的青年,在短暂的热情被满足之后,发现了无穷的失落。”

除上述之外,也还有太多朋友遭遇此类待遇,并唾骂之。个中情由并不重要,但我认为,大家屡败屡战的身影背后,其鸿沟难弥的底色和勃勃不屈的斗志,也许正暗示了网民之于网络划定自由的长时期苍凉悲壮。

  我知道,有不少同志确是与豆瓣一起成长。早年,自然是赳赳斗士,自由与民主意识的青年。而今时代,豆瓣注册用户数突破千万,仅广告收益就何其多也。一边是巨大的商业利益,一边是用户对论坛始终持守公共情怀的期望。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环境里,运营方居中处之,要调和好这两者,难呐!每一种事物从他诞生起就面临死亡的难题,豆瓣又岂能例外?封住三两篇真的击中了要害的文字,流失个把思想过于硬朗的豆友,这里损失的不过是数十次点击率,而这轻微的异动也很快就要被后来者弥平。这实在不能算是有了损失。但如果得罪了有关部门,因为某些不当言论激恼了相关人物,网站停业整顿、打烊关门也是很可能的。因此,豆瓣的言论控制——即使过于谨慎了——也算是合情合理。我们也只好在这种瞻前顾后的划定自由里“自由”翱翔。

  
   (二)谁主导小组与论坛的命运
  有位搞哲学的同志似乎说过,专制者强力控制的体制堡垒,终究抵不过社会个体永远不停止的个性冲击。同志们都看到,随着某些社会深度问题的逐步浮现,网络的言论自由权利也在进行日益现实和犀利的边界突破。与此同时,豆瓣管理员们也不断提高思想警惕并设定了高等级的安全标准。两方逐渐呈现管制对抗态势。到目前为止,豆瓣运转正常,这种微妙的均衡或许会保持持久。但其舍去的是我们对自由情怀的取舍。

 
   (三)结论
   其实本文没有结论,如果一定要说有。
我一是希望豆瓣管理员和已经成为小站的站长能够认识到,其实是我们这些持有公共精神、自由精神的用户,在保卫豆瓣。

二是想说,同志们,继续冲吧,路远着哪。

最后想说,这篇的确是改编的,因为懒得奋笔写那么长,因为我知道,写多张,耗费多少精神与口舌说这些,其实都是幼稚与无用的。


最最后,让我们深情的《唱支情歌跟党走》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