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eanfeed暗示全球网络审查加剧

作者:胡天翼   来源:胡天翼的独立博客

2010年3月,澳大利亚Whirlpool发布了一份2009年的调查报告,调查了21755澳洲网民对强制性的网络过滤系统的态度,结果只有8%的人赞同。

我国官方媒体反复对外强调:国外也有网络审查。事实的确如此,在英联邦国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使用的Cleanfeed系统便是其代表, 这个系统也是前面提到的这份调查的主角。Cleanfeed是一套应用于ISP上的网络过滤系统。这套系统在过去被应用的大部分岁月中始终“低调运行”, 直到2009年12月5日,才被全球所关注。

澳大利亚政府在当日提出一项方案,强制要求ISP安装Cleanfeed系统以过滤“不恰当的内容”。这一提案一出台就遭到了澳洲网民们的强烈反 对。澳洲民间组织Electronic Frontiers Australia立即建立了NO CLEAN FEED网站,并在Twitter上以#nocleanfeed为标签组织全球网民共同反对政府的这一网络审查行动,该标签瞬间攀升至当日Hashtag 排行榜。目前,由于巨大的民意压力,分析人士认为该议案不太可能在2010年6月前得到通过。

Cleanfeed受到抨击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这次澳洲推行的Cleanfeed是强制且不透明的:原本观看网络信息时是否需要让Cleanfeed系统进行过滤的选择权是在用户自己手里 的。这是澳洲政府第一次强制要求安装该系统,这就涉及“侵犯用户自由选择权”的问题。另外,系统的过滤内容也较为宽泛,其过滤内容不仅包括“儿童色情”内 容,而是所有“不恰当的(inappropriate)内容”,这是一次重大改变(传统Cleanfeed系统只过滤“儿童色情”内容)。更重要的是,该 系统过滤内容目录被称作“Refused Classification”。该目录被诟病为“缺乏透明度”。

2.可能侵犯公民言论自由权:根据澳洲法律,“安乐死”,“同性恋婚姻”都是不合法的,反对者们担心Cleanfeed计划或屏蔽与其相关的网站,侵犯到他们对这些问题自由讨论的权利。部分网友甚至担心一个“新中国”即将诞生。

3.审查导致误伤:WikiLeaks发现,审查系统误伤一些无辜网站,例如某昆士兰牙医网站就成为了牺牲品。澳大利亚通讯媒体管理局 (Australia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Authority,ACMA)在一份报告中显示,审查系统的“过滤准确度”为88%~97%。

4.色情内容审查效果存疑:有人指出,大多数网络色情内容的流量(例如色情视频)来自于P2P,而这是无法通过网络审查系统过滤的。反对者们尖锐地质疑:“政府是否有意也把P2P技术封杀掉?”

既然Cleanfeed存在如此大的争议,澳洲政府又为何会提出这个提案的呢?难道澳政府真的有意走向“独裁”?

事实未必那么可怕。

从政治角度来讲,澳大利亚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在“迎合民意”。ABC电视台今年二月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62%的澳洲民众同意对网络内容进行审 查,35%的民众反对。大部分(80%)民众赞成对“儿童性虐待”、“兽交”、“性暴力”、“毒品”等内容进行屏蔽。也就是说,民众普遍认为对网络不良信 息进行过滤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在推出Cleanfeed时显然也出于民意考量,只是没有料到真的推出时,民众又因为审查尺度过于严格而极力反对。

从经济角度来讲,一套网络过滤系统价值不菲。2007年,澳大利亚政府拨款1.89亿澳元用于建立Net Alert系统,其中480万澳元用于提供图书馆和个人免费下载过滤软件(类似于中国的“绿坝”),但情况和绿坝一样,最终没有多少人下载。2008年, 澳洲政府又推动一项价值8200万澳元的Cybersafety计划,旨在阻止未成年人下载色情内容。这样金额在民主国家可以算是个“大生意”了,很多网 络审查系统制造公司为此不惜花血本游说也在情理之中。

从言论自由的角度来讲,现代民主国家一些学者,尤其是左派学者,他们认为当代宪政对于政府的限制已经非常严格,甚至过于苛刻,以至于很多我们普遍认 为不好的言论也受到了法律的保护。他们认为,政府有必要出手干预。这种理念得到了很多民众的认同,在前文中提到的调查里也有反映。

从Cleanfeed联想到欧洲等国愈发严格的网络审查,我们发现,“网络自由”的概念开始变得多元化:既有坚持传统“网络自由主义”人士,也出现 很多赞同“限制不良信息”主张的网民。但我们必须警惕一点:无论追求哪一种“网络自由”,其前提必须是“公开透明可监督”,否则一条通往“1984”的道 路即将铺成。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