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报道宣传岂能再再编造伪神话与准谎言

作者:祝振强   来源:一五一十部落

今 天的新华社稿有这样一则报道:《少女废墟中挖出9亲人》,内中言:“更松代吉,一个普通的藏族女孩,在玉树地震发生后用双手把9位亲人从废墟中救出,尽管 现在还有那么多生活的困难要克服,但是她说,活着就好,只希望早日复课。16岁的她一边折断烧水的柴火,一边回忆地震时的情形。‘那天我起得很早,因为家 离学校远。’她说,半路上,大地突然摇晃,房子瞬间塌了,‘我急忙跑回家。’更松代吉的家位于玉树县西航西路嘎雅的半山坡上,地震引发大量乱石滚落,瞬间 把她家夷为平地。更松代吉说:‘我一边哭,一边挖。’‘从废墟里挖出妈妈,后来是哥哥。’姐姐用身体把孩子护在身下。家人都挖出来后,快天黑了。

这则报道的主干内容基本如此,最后是说主人公挖出荣誉证书云云。

这则报道给人的基本阅读感受是:16岁的藏族女孩是个勇敢、智慧、突出、非同一般且能够成功的英雄。救出9位亲人,使全家人幸免于难,这无论如何都是个英雄啊。若人们、学生们都是像这个藏族女孩一样,则一个个家庭岂不都可以幸免于难?

但是且慢,稍加寻思,我们便不难发现诸多经不住推敲之处。首先,这则报道没有任何女学生抢救家人的细节,其次,没有说明女学生是徒手还是使用特殊的特效工 具救家人,还有,没有说明家里的遇害程度以及家人的掩埋深浅程度。我们不否认这个女学生抢救出家人的基本事实,但是,若是只依据上述报道,我们有理由要求 报道详细提供这个女学生的身体状况、家里房屋的倒塌状况以及家人遇难的严重程度——标题中的抢救出9人,与文章内容中的抢救出妈妈、哥哥,之后也有不小的 “空挡”,这里面的空白、模糊处,若都被一笔带过为女学生抢救出9个家人的传奇,则难免令人云里雾里,不知所言。如果这个抢救出9个家人的神话为真的话, 则至少应提供能够让人相信、让人感动的细节。或许,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

对家人的深爱、在家人遇难时及时施救,应该说,这是最起码的人间情怀,甚至在抢救家人和抢救外人间的冲突,还可以引发出抢救家人是否自私的质疑。我们渴望 英雄,我们渴望奇迹,我们渴望传奇,我们渴望神话,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应该是真实、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矫饰、不虚瞒。一个基本的常识是,在地震受灾 严重或比较严重地区,专业部队、专业救援人士、大型挖掘机、生命探测仪、救灾犬等专业设备、装备以及无数后援力量俱在的情况下,抢救出一个人,都是堪称万 分困难之事,都堪称奇迹且少不了无数摄像、摄影镜头的聚焦、记历。而,一个16岁的女学生,竟然可以跑回家,一个人抢救出9个家人!这要么说明,女学生是 个神奇之人、具有非凡的本领和能量,要么说明,这个家庭受灾不严重,受困家人只需一臂之力即可获救。遗憾的是,从上述报道的口吻看,作者、“编者”无疑是 诱导阅读、把阅读引向了漏洞百出的前者。若非如此,基本的、起码的做法,是应该详细或粗略加以说明。

长期以来,我们的宣传由于导向的过于强大、目的性的过于直接以及思维的过于愚钝、手段的过于粗糙,而追求造神、追求神话、追求传奇、追求子虚乌有。一些报 道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不说,还缺少基本的常识与逻辑,缺乏真实与实事求是,缺乏人性的真实与人伦的光辉,有的只是违背上述种种的伪神话、准谎言。这里 的制造逻辑与路径是:上级部门逐级怂恿、鼓励、要求、强迫——制造者拿着放大镜极力寻找、编织网络、添油加醋、出笼哄骗,以粗鄙、虚假外加矫情、煽情行市 ——阅读者或跟风瞎起哄、人云亦云,或云里雾里、少有深究。过后,是一场又一场哄上瞒下、图解、制造简单意识形态条条的闹剧。

就地震灾害而言,救灾、救人、避免过程中的失误以及严防、追究可能出现的“人祸”的责任,应该是最起码的、不可动摇的准则。相关的新闻报道、宣传报道,只 是其后的工作,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不应挡道只要工作。借灾害、地震之难而大兴简单、粗鄙的新闻报道、宣传报道之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醉翁之意不 在酒、别有企图、别有目的,都是可鄙的,不适宜的。喧宾夺主、偷梁换柱,更是人所不齿,大不应该。现在,一个基本的现实是,经过有选择的、偶或性的新闻报 道、宣传报道中的人物、英雄,一概代替了现实中、生活中的人物、英雄。

试问,新闻、宣传能否取代现实真实与生活真实?

遗憾的是,我们看不到这样的迹象,我们看到的,是大张旗鼓、从暗里走向明面的反动——四川地震几岁小孩子救人的神话被曝造假之风闻尚且止息,玉树地震又有 神话再造之迹象与现实。伪神话与准谎言的再再出笼,无不表明了,虚假的造神、神话以及粗鄙、简单的“宣传”之皮毛,其实是难以附着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筋骨之上的。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