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ifeng.com/article/4906291.html?flag=1
伊云:“微博问政”只不过是政治的妓女
2010-04-12 22:02
2010年两会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现在,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微博还在,但微博问政已死。至少是处于“休眠”状态。明年的两会,微博问政会不会起死回生,或者出现一种新的问政模式,尚不得而知。曾经的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对“微博问政”非常看好,一度认为,这是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不过很遗憾,人走茶凉、会走博息。两会期间,套用微博推广商的一句广告语:这年头参加两会不戴个围脖,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微博问政”一时成为时尚。无论是媒体专家还是代表委员,都对两会的微博热和代表委员的微博问政充满期待,赞声一片,说什么微博问政“进一步拉近了两会与网民的距离”、“是民主政治信息化表达的一种创新”。可是看看现在,当初如火如荼的微博,现在还有几位代表或委员在跟进?据笔者查看的结果,大部分自两会结束后就停止了更新,少部分还在更新,但都是些与民主政治无关的内容。我感觉我的感情受到了欺骗。
两会结束之际,《新京报》对胡泳做了一期访谈,讨论微博问政的问题。胡泳当时指出,微博问政需要时间来检验。检验方法之一,就是在“两会”后,那些活跃的代表委员和官方媒体是否会停掉微博。如今,检验结果出来了——微博问政只不过是政治的妓女,想上的时候就上,不想上的时候就凉在一边。
为什么说感觉感情受到了欺骗?当初为了宣传两会,代表也好,官方媒体也好,记者、主持人也好,在那儿弄一“围脖”, 就把我们这些政治热情高涨的网民给骗过去了,一个声音说,你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都可以畅所欲言啊!拉近与选民的距离嘛。于是,网民们就把对现实的不满与 期待全部发在代表和媒体的微博上,有人倾听相比以往就是巨大的进步了。这一招真高啊,打着搜集民情民意的旗号,实则是给民众一个发泄的渠道,疏通民意,稳 定情绪。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政治的服务的,其实为政治服务也无可厚非,问题是要服务到底啊!这不,两会一结束就都不见踪影了,《选举 法》不是要求时刻保持与选民的密切联系吗,微博这么好的媒介都不利用,我们还能上哪儿去找我们的代表呢?所以到头来,微博问政就变成了赤裸裸的欺骗。
正如刘福利所指出的,“技术对推进民主的作用是有限的,如何创造一个现实的而非虚拟的民主环境,这是比技术更重要的方面”。在一个对民主政治冷漠的社会,或者在一个民意表达不畅通的社会,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对民主进步来说都是徒劳的。彭远文说:“你不关心政治,政治却会关心你。”中国民主建设的推进最终依赖的还是民主意识和政治意识的提高,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公民精神的培养不能靠欺骗,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方是正道。
(伊云原创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