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维基网站发展原因之初探

作者: 索慧君 来源:中华传媒网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深度访谈方法,辅以焦点小组,对中国维基网站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访谈中国政府网络监管部门官员、国内维基网站的管 理者和创始人、网络研究学者,以及维基使用者,本研究发现,政治监管对维基在中国发展确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并没有普遍认为中那么显著。维基在中国面临的 最大阻力,并不是来自政治监管,而是来自文化传统的挑战。


背景介绍
当前有关维基的介绍性文章较多,相关学术性研究较少。多数研究集中在维基在知识共享、企业管理、新闻传播、教育模式领域的应用和意义,少数关注维基在虚拟社群、传播方式上的特点,而鲜有研究探析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
事实上,维基在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同时,它自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维基理念的引入和最初使用要归功于 2001年创建的中文维基百科(其服务器在境外),但中国国内维基网站的兴起始于2003年网络天书的诞生,2004-2005年,一些国内元老级的维基 网站(如维库、天下维客、互动维客)开始出现,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专业化、特色化的维基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中文维基百科遭遇禁封 后,用户活跃程度锐减;而国内一些元老级的维基网站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后,也开始面临发展缓慢甚至是停滞的问题;新兴的专业化维基网站在赢得喝彩声的同 时,也面临很多发展瓶颈。维基在中国如同雨后春笋涌现,然而多数维基网站也犹如昙花一现,天下维基站长曾表示过,"在中国出现的维基不下几万个,但多数如 实验品,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目前不超过几十个。"
从个体层面和整个社会层面来看,维基在知识积累和分享、信息获取和管理等众多领域有极大的价值;然而,和其巨大的社会价值相比,当前维基 在中国的影响力却是远远低于人们预期的: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维基,但是真正了解维基、使用维基的依然是小众阶级,在中国庞大的网民中,维基使用者或许还 不算不上是冰山一角。
鉴于此,本文将对维基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一次探索性研究,希望能够为今后进一步了解维基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提供参考性依据,试图对下面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维基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
研究对象
维基(WIKI)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事物,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定义。其中一种广为接受的看法是:
"WIKI既指内容也指实现该内容的工具。维基是一个提供'共同创造 (collaborative)'环境的网络工具,它遵循'客观'、'自由'、'开放'、'协作'等理念,允许成员针对其中的主题或条目进行创作、修改、 扩展或深入的探讨,从而使得更为客观的内容不断呈现出来,进而帮助在某一个社区内的人们共享知识或信息,由于WIKI采用完全自由共享、无壁垒交互和去中 心化的全员参与模式,使得传播的结构更加扁平化,从而令信息和知识的传递更加迅速、直接、高效。"[1]
由于维基在中国仍处于初始阶段,多数人对维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往往错误地将维基等同于维基百科。事实上,维基的范畴远远超出维基百科,维基不仅可以用于百科,还可以用于组织项目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百科只不过是维基的具体应用之一。
本研究以中国的维基网站为研究对象,是指中国境内诞生的维基网站,既包括百科类维基(如网络天书、维库),也包括专业类维基(如天下维客),中文维基百科作为重要的参考系,会常常出现在本次研究中。
文献综述
传播学者罗杰斯把创新(innovation)定义为:"一种被个人或其他单位视为新颖的观点、实践或事物。"[2]他对创新特征做了以下 分类:相对优越性(relative advantage)、 情感满足(emotional gratifications) 、文化和价值的相符性 (compatibility)、 相对不利性 (relative disadvantage)。[3]在谈到创新扩散的时间周期时,罗杰斯在新事物发展的S曲线理论中指出,几乎大部分新思想、新事物的创新扩散过程都是呈 S形曲线:开头人很少,扩散的进程很慢,当人数增加到居民的10%-25%时会突然加快,曲线呈迅速上升趋势,而在接近于最大饱和点时再次慢下来。[4]
互联网使用环境对互联网的使用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正如Ajzen & Fishbein (1980)所指出的,决定人们行为意向的各种信念(beliefs)是因行为的具体对象和环境而有不同的。就创新采纳决策而言,创新本身的特点以及创新 采纳的社会环境,可能对人们在采纳决策中采纳哪些"行为信念"和"规范信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使用环境中,媒介政策法规、社会经济环境、产业发展环 境都会对网络使用行为产生影响。[5]
在中国互联网扩散的研究中,Timothy J. Rogers 引入了Geert Hofstede的文化模型,指出文化因素对互联网扩散的影响。Geert Hofstede的文化模型表明,不同国家文化在特定指标上有所不同(Hofstede,1991)。其中五项突出的文化指标包括: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 IDV), 男权主义(Masculinity, MAS),长远目标(Long-Term Orientation, LTO),权力位阶(Power Distance Index, PDI),以及避免未知指数(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UAI)。这项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各项指数的比较,可以推测这些文化指标对中国互联网以及IPTV扩散的影响(Timothy J. Rogers,2006)。[6] 中美两国在其中四项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IDV),长远目标(Long-Term Orientation, LTO),权力位阶(Power Distance Index, PDI),以及避免未知指数(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UAI)。

表:Geert Hofstede教授5D模型中美两国比较
在有关博客发展面临挑战的研究中,网络研究学者金兼斌指出,社会文化在博客创新扩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博客之能否成为未来普通民众一种理想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最大的挑战,也许将不是来自技术,而是来自于其所认同的固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念。"[7]
金兼斌还指出,对于博客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文化价值的培养,以及政策法规的调整和检讨,并指出这在中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社会层 面上看,博客想要真正成为社会公民的一种情感、意见和生活的记录和表达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培养,以及一系列法规(如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和价值评估体系(如博客与新闻媒介的公升关系)的重新调整和检讨。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博客兴起的社会层面的精神基础,而后者则可以称之为社会层面的物质基 础。这种博客交流流行的社会层面的精神和物质基础的培养,在中国,可能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而我们对博客这种看似简单的互联网应用功能的真正潜力及其 可能的深远影响的认识,也有待时日。"[8]
在谈到国内维基网站远远滞后于国际发展水平时,中国维基的革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提到了网民素质、维基内容不足、技术应用不成熟。网络天书的 创始人和站长叶群峰指出,用户规模过小制约了维基在中国的发展:"国内其他主要维基站点的参与者大多由技术爱好者组成,崇尚开放源代码,也就是一批所谓的 互联网精英在尝试维基,还远远没有达到blog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而中文维基百科奠基人之一的时昭认为,跨语言交流的能力以及维基入门时的技术门槛,都 是阻碍国内维客群体壮大的因素。[9]天下维客的创始人和站长韩玉文表示内容不足是国内维基网站发展的瓶颈,"国内的维基站点在内容方面有两大瓶颈,一是 很多维基站点中的内容太过一般化,没有阅读价值。二是虽然维基百科是第一个获得大家认可的成功维基范例,其模式宽泛而松散,但这样的'柴草堆模式'很难复 制。"[10]此外,叶群峰认为,国内维基技术应用的不成熟也是导致国内维基发展缓慢的原因。[11]
研究假设
维基允许所有人(登录或匿名)添加、改变或删除内容。它提倡的是一种草根精神,但事实上,在中国现阶段,维基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民间精英文 化"。此外,维基对知识积累和知识共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维基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大众参与到维基中?维基在 中国如何能改变"精英参与"的现状,将其"人人可以参与"的理念变为现实,正是本次研究所关心的议题。
本次研究假设如下:
维基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受制因素可以从个体采纳、社会扩散两个角度来衡量:
1 个体采纳层面:中国广大网民使用维基较少,主要受到技术(接触维基的技术能力)、文化(参与阅读和书写词条的知识水平)、意愿(乐于和他人分享智力成果的态度)三个要素的制约。
2 社会扩散层面:维基之所以在整个社会发展缓慢,最大的阻力来自政治监管的制约。
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集中探讨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出于研究需要,笔者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并以焦点小组为辅助。
2007年初,笔者对14位维基人士进行了深度访谈。这14位访谈对象包括中国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官员、维基网站的管理者、网络研究领域的 学者,以及维基使用者。其中,维基网站管理者包括四类人群:国内影响力较大的3家维基网站创始人及站长、中文维基百科奠基人、国内维基网站创建者、维基网 站管理员。维基使用者又包括三类人群:资深维基百科人、活跃维基使用者、一般维基使用者。焦点小组的对象包括两类人群:一是维基一般使用者、二是未曾接触 过维基、但听说过维基的潜在使用者,目的是通过两类人群的对比,观察不同用户对于维基的不同认识、态度。
由于立场不同,各位访谈者对维基网站在中国的运作机制、发展缓慢原因,有着不同的视角,带来了多元化的声音,为开拓本次研究的思路,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信息。
本次深度访谈采用半框架结构,设立宽泛的问题,如"您认为是哪些因素造成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据受访者要求和研究的伦理道德标准,本文中出现的访谈对象一律隐去真实姓名。
研究发现
是何原因造成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
当被问及"是何原因造成维基在国内和国外发展两重天的情况时",不同访谈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通过汇总各方意见,笔者发现,维基在中国发展 缓慢的原因远远超出笔者在访谈之处的假设:维基在中国发展滞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政治监管是其中的一项影响因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文化传统中 "宽容、共识、妥协"理念的缺乏、"利他主义"的不足、"分享"意愿与"共同协作"的微弱、中国网民整体素质的不高、以浏览为主的网络使用习惯、娱乐至上 的网络文化、急躁功利的社会环境、对著作保护权的淡漠、对创新缺乏认可和激励的机制、开源理念和运动处于初始阶段,以上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维基网站在中国 发展缓慢。
Geert Hofstede的文化模型对文化因素对维基扩散的影响提供了理论支撑:避免未知指标(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UAI)可以解释"宽容、共识、妥协"理念的缺乏;权力位阶指标(Power Distance Index, PDI)可以解释中国网民整体素质的低下;个人主义指标(Individualism, IDV)可以解释"分享"意愿与"共同协作"的微弱。
一、 政治监管:并不是维基在中国发展最大的阻力
政治监管在中国似乎是一个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愿提及的话题。在访谈中,很多受访者对这个话题也持有很谨慎的态度。人们对政治监控这种莫讳如深的态度似乎在暗示政治监管力量的强大与无所不在。维基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阻力是来自政治监管吗?政治监管到底有多大影响?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访谈了政府部门相关官员、维基网站管理者、网络研究学者、维基用户、维基的潜在用户(没有使用过维基,但是听说过、对维 基有一定了解的网民),倾听不同立场者的声音,力图从不同角度看待政治监控对维基发展的影响。当被问及"您认为政治监控是维基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阻力吗", 不同身份的访谈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三位维基网站站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十分出乎笔者预料:他们一致承认政治监控对维基发展有影响,但这并不是最大的阻碍因素。一位站长表示" 政府部门的监管不仅仅是针对维基的。整个社会已经在慢慢进步,总体还是'宜疏不宜堵',对于维基网站来说,总体环境还是比较宽松的。维基在国内发展缓慢, 不是限制或者监管的原因,而是整个互联网文化和社会生活水平所导致的。"
另外一位站长是这样阐述维基和政府监管之间关系的:"维基自由开放中立的理念和中国政府的监管理念是有冲突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用维基就一定会出现让政府监管部门无法容忍的事情。"
第三位站长则认为"研究不足、投入不足、互联网基础环境不足"是维基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而不是政治监管。中文维基百科的奠基人也表示:"政治监管并不是针对维基的,所有web2.0模式下的网站都面临这个问题。"
虽然在维基管理者看来,政治监管并不是影响维基在中国发展最根本的因素,但于此同时,维基网站的管理者们也表现出了对政治监管的自觉:"知 识词条成千上万,为什么非要和那几个敏感词条过不去呢?"一位维基站长如是说,面对政治监管的压力,对于一些敏感词条,国内维基网站采用的手段是"绕路走 "。这样做的目的,用另外一位站长的话来解释是"网站生存是第一位的。"
被问及"政治监控是维基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阻力吗",维基用户和潜在用户对此问题看法不一:使用维基较少的用户、维基的潜在用户大多持肯定 态度,即"政治监控是阻碍维基在中国发展的最大因素";但资深维基用户更多持保留意见,认为政治监控并不是维基在中国发展最重要的瓶颈,即使是重要的制约 因素,但也不是唯一重要的制约因素。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分歧呢?对于那些维基的非活跃使用者、潜在使用者而言,他们更多的将维基等同与维基百科,忽视了其他维基网站的存在, 认为维基百科被大陆封禁后,无法或者很难登录,这导致维基在中国使用困难;同时,这些非活跃用户、潜在用户对维基的理解更多集中在"言论自由、观点开放" 上,而不熟悉维基的其它原则,如"共识"、"妥协"、"分享"、"集体协作"、"开放版权协议",于是简单地把维基在中国发展滞后的原因归纳到政治监管上 面。而那些资深维基用户对维基的运作机制和理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发现维基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看上去维基百科的封禁是导致维基在中国发展减 速的导火索,但事实上,维基在中国发展滞后的原因远不止政治监控这么简单。具体原因将在下面阐述。
网络研究学者对此持有以下态度:从宏观环境来看,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会给维基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虽然有时候这种影响"令人灰心丧气";从个体层面来看,人们的价值观(如利他主义)、社会文化(如公益奉献)会更多地影响维基在中国的创新扩散。
在互联网用户、维基管理者、网络学者众说纷纭的时候,究竟政府管理部门对维基持何种态度呢?
在被问及中国政府对维基百科的态度时,这位政府官员的回答出乎笔者预期:"其实,政府对维基百科反复的开放和封禁中,也表现出很矛盾的思 想。"这位受访者是这样解释政府的"矛盾"思想的:"一方面,在知识文化的积累传播上,维基很有价值;但另一方面,这种传播方式也会被少数反华分子利用, 发布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信息。"
在问及"维基百科如何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之时,这位政府官员提供了一个颇能引起深思的话题:"少数作恶者的力量是大于多数善意者的。" 这位受访者承认,多数维基百科的用户是善意的,但是少数恶意破坏者的行为却是持续且顽固的,这样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少数作恶者的力量会把维基百科作为一 个散布不良信息的平台,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位政府官员的观点恰好和维基百科的理念形成鲜明对比:"多数善意者的力量大于少数恶意者的力量"。
事实上,"多数善意者与少数恶意者力量对比"这一话题,是维基百科中争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中文维基百科奠基人认为,恶意者是存在的,但这种人很少,而且也不可能长期在维基百科待下去,可以通过封帐号的方式让恶意捣乱者不能再发布信息。
另外一位资深维基人则提供了一种介于上面二者之间的视角:"善意多数者的力量大于少数恶意者的力量,这个假设是在词条参与人数足够多的情况下,才能成立的;小群体里,这个就很难说了。"
针对"多数善良者和少数恶意者的力量对比"这个问题,到底孰对孰错?笔者可能无从给出结论;并且,本次研究目的不是对各方进行价值判断,本 研究努力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平台,让各方不同的声音得到呈现,为后来的研究提供初步参考。但上面各方不同的声音也许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实际情形中多 数善良者和少数恶意者的力量对比,并不如假设中那么简单。
当被问及"封禁维基百科,会不会和'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出去'的做法如出一辙",这位官员承认,维基百科的封禁会给知识分享带来负面效 应,但维基百科的开放会给国家安全带来负面效应。二者相比,还是国家安全应当放在第一位:"知识文化进步有很多途径,不会因为一个维基百科的封禁而导致知 识文化的停滞不前;但是国家安全则不一样。"
当谈到政府部门对国内维基网站的监管措施时,这位受访者表示:"目前,国家网络监管的重点还不在维基上。目前,维基的影响力还太小,因此 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当问及政府对国内维基网站的监管措施时,这位受访者表示:"政府将按照互联网管理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不会有针对维基网站的 特别管理措施。"
综上所述,维基网站管理者、网络学者并不认为"政治监控是维基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阻力";政府官员则认为"中国政府网络监管的重点还不在维 基网站";只有维基的潜在用户和非活跃用户认为"政治监控是维基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阻力"。各方的访谈打破了笔者研究初始的假设:"政治监控是维基在中国发 展的最大阻力"。
对于政治监管的影响,综合维基站长、维基用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各方意见,笔者认为,政治监管对于维基在中国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显著 的,但政治监管只是维基在中国发展遇到的诸多瓶颈之一;看上去,政治监管是维基在中国发展遇到的最大阻力,但深入了解维基的运作之后发现,政治监管只是一 块浮冰,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来自更深层的文化因素:如"宽容、共识、妥协"理念的缺乏、"分享"意愿与"共同协作"的微弱;网络使用能力及习惯的不足;低 俗的网络文化和功利的社会环境等。
二、文化传统
(一)"宽容"、"共识"、"妥协"理念的缺乏:
避免未知指数(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UAI)。这项指数"关注社会对不确定以及不明确的忍耐程度―例如,无组织状态。该指数得分较高的国家对于不确定性和不明确性有较低的忍耐程度。而该指数 得分较高的国家对不确定以及不明确的焦虑程度较低,可以更多地容忍不同意见。"(Hofstede & ITIM,2003a)。在该项指标的得分上,中国出乎意料地比美国低:中国30分,美国46分。得分似乎表明,与美国相比,中国更能容忍不同的观点。但 事实果真如此吗?本次访谈结果显示,面对多种观点,中国文化倾向从中确立一个"正确"的,而将其他视为"错误"的。对于不确定事物的容忍力和多种观点的忍 耐力,中国文化要低于美国文化。
"自由、开放、中立"是维基百科倡导并坚持的理念,这一理念强调对不同观点的包容。这一观念促成了维基内容的丰富。如一位影响力很大的维 基网站创始人所言:"维基百科的成功,不是技术上的成功,而是理念上的成功。" 维基百科"开放、自由、中立"的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是西方文化中"宽容"、"妥协"、"共识"理念的体现,而国内维基网站的发展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 归于国内多数互联网用户对"宽容"、"妥协"、"共识"理念的陌生。而这种理念上的陌生,是和中西文化差异密不可分的。支持维基在国外繁荣发展的理念,和 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在很多时候,是不兼容的。
1 "宽容"理念:对多种观点的认识、接受
维基百科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一种对多元观点的"宽容":不同观点是不可避免的,少数者的意见也必须得到尊重,也就是对各种不同观点持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 然而,维基网站赖以生存发展的这种精神特质,是和中国文化传统向契合的吗?
如同一位资深维基百科人所阐述的:"对多种观点的认识、接受,这可能是中美社会心理、文化传统的不同。"维基百科表现出的"宽容"特征,不 仅是一个网站理念的特质,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西方文化的特质。而这种文化特质,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稀缺的。谈到这一点时,这位维基人感慨 颇多:"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平和的儒家、还是激进的法家、或者是超脱的道家,各家各派都认为只有自己的主张才是正确的,其他主张都是错误的,或者说是 不如我的。"中西文化之间更多的是一种 "兼容并蓄"与"唯我独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则强烈地体现在维基百科和国内维基的发展上。
2"妥协":争论是为合作
国内很多维基网站在形式上是维基百科的模仿品,但理念却和维基百科相去甚远。谈到这一点时,这位资深维基百科人还提到了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概 念:"妥协":争论是为了合作而存在,合作是为了建设更为满意的内容。他对维基百科始终贯穿的这种理念有极高评价,认为这就是一种"伟大的妥协"。
谈到"妥协"之时,这位维基人将该理念和美国宪法所体现的文化特征联系起来。这位受访者认为维基百科的"妥协"是与促成美国第一部宪法的"伟大的妥协"一脉相承的。这位维基人反复提到了"伟大的妥协":
"美国建国之时,13个州对于经济制度,包括蓄奴制在内皆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各个州意识到不同观点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制定一部大家都 能接受的宪法,各州需要相互妥协。最后,在各方的努力下,诞生了美国第一部宪法,于是这种为了合作而进行的妥协被称作'伟大的妥协'"。
在这位维基人看来,维基百科之所以能"中立开放自由"呈现各种观点,也和"妥协"精神密不可分。国内维基网站之所以发展缓慢,也正和这种"妥协"文化气质的缺乏有关。
"维基百科上的争论是为了合作而存在,各种不同的声音最后可以达成妥协;而国内一些维基网站上的争论是为争论而存在,最后是要弄出个高下之分。"在谈到国内维基网站和维基百科最大的不同之时,这位资深维基百科人感叹到。
习惯了中国文化的这位维基人,在第一次登录维基百科时,有一种"很震撼"的感觉:没有想到一些各方观点差异巨大、甚至是有些"火药味"的敏 感词条,各方最后也能达成一种妥协。以"中华民国"这个词条为例,大陆、台湾双方的声音不仅都得到了表达,而且是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而反观 国内维基网站,很多时候,争论不是为了达成合作而进行的,相反,争论本身就是目的,这种"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一争高低的状况,对社群交流、集体协作是有 负面作用的。
对于国内维基网站,"妥协"的理念是需要大声疾呼的。正如这位资深维基人所一再强调的:"不同观点是不可避免的,大家尊重一个总原则,在这个原则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甚至是不可调和的观点,但是要大家相互容纳,最终是可以达到一个妥协结果的。"
3"共识":少数人的意见也要得到尊重
在谈到维基百科的理念时,这位资深维基人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国内维基稀缺的文化元素:"共识"。
共识原则强调的是少数人的意见是不可以被忽略的,即使少数人对大多数人赞成的观点表示反对,但是少数人的意见也必须得到尊重。这和中国文化传统里"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截然不同。
少数人的观点是如何得到尊重的呢?这位维基人以维基百科中"优秀条目"的评选为例,阐释了"共识"与"少数服从多数"的不同:
"对于某一个条目,若是有8个人赞成该条目可成为优秀条目,2个人表示反对,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这个条目马上就可以评选成为优秀条 目了;但是'共识'下的评选不是这样简单的:共识原则要求大家不能只简单地表示'赞成'或'反对',还要求大家具体说明'赞成'或'反对'的意见,尤其是 反对者,要尽可能多地说明理由,这样,词条的作者才能思考反对者的意见,重新对词条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的词条要再一次经过大家的评选,如果有 9个人赞同,1个人反对,这个词条也不能成为优秀词条,作者需要回复反对者的意见,做进一步的改进,直到最后这1个人也赞同,或者有保留地反对,这个条目 才能最终成为优秀词条。"
一言以蔽之,共识原则下,所有的反对意见都需要被尊重,即使最后不能消除分歧,但是所有反对意见都要得到回复,至少达成一个大家最后都能接受的结果。
然而,在中国文化浸淫之下,国人更习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往往是根据持赞成或反对意见的人数多少来判断最终结果,并不是把赞成或反对意 见本身作为判断标准,这也是国内维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共识原则的缺乏,也许是维基在中国遇到的主要困难,也就是说,大家不习惯这样看事情的方 法,国人更经常使用的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于是少数人的声音被大家置之不理,得不到重视。"这位维基人在谈到这点文化差异时,不无遗憾地感叹。
"宽容"、"妥协"、"共识"这三个概念不是相互分离的,在多数情况下,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事实上,这三个理念背后传递的是同一个信息: 就是维基在国外赖以成功的理念,在中国缺乏滋养它的文化土壤。维基在中国扩散缓慢的原因,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中国文化对于不确定性和不明确性有较高的焦 虑,对多种观点并存的忍耐程度较低。
上面提到的"唯我独尊"、"一争高下"、"少数服从多数"或许是中国文化中固有的特点,而这和维基的理念――"对多种观点的认识和接受 "、"争论是为了合作"、"对少数观点的尊重"是有冲突的。Geert Hofstede的避免未知指标(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 UAI)解释了这二者冲突的深层原因:两种理念的冲突,源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对于不确定状况的焦虑、对多种观点的包容能力。维基网站赖以发展的"宽容 "、"妥协"、"共识"理念,是美国文化"对不确定性的较低焦虑、对多种观点的较多包容"的体现。维基网站在中国扩散缓慢和中国文化"对不确定性状态的较 高焦虑、对多种观点的较少包容"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稀缺"包容"精神,这致使国内很多维基网站只是学到了维基百科的"形式",而不是学到维基百科的"精 神"。这种"值得其形、未得其神"的状况,可以提供这样的启示: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瓶颈,也不是政治监管的阻力,而是维 基网站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理念在中国文化中的缺失。
三、民族性格:集体协作、分享意愿的不足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IDV)。该项文化指标用于衡量一个社会对个人或者集体成就以及人际关系的强调程度。IDV指标得分较高的国家更强调个人主义以及个人权力。IDV指标得 分较少的国家多为集体主义国家,注重个体与家庭、群体之间的强连带,以及对群体责任的承担。中国在IDV指标上的得分是20分,这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也低于亚洲平均水平。该项得分表明,中国是一个高度的集体主义国家。
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从字面上理解,是为维基倡导的"集体协作"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然而,仔细剖析中国的"集体主义",却发现此"集体主义"和维基倡导的彼"集体主义"相差甚远。
武坚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困境》中这样剖析中国的"集体主义"的: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以狭隘的自我利益为中心、在强大外力压迫下生成的功利性集体主义(或者 说是"外在胁迫性集体主义")。维系功利性集体主义的纽带不是超越个人狭隘利益的理性自觉或者宗教(道德)情怀、而是强大的外部压力(诸如生存困难、权威 压制)。一旦外部约束力量消失或者失效,被压抑的狭隘自我中心情结和利己本能就迅速膨胀、从而迅速地从功利性(外在胁迫型)集体主义者退化成为狭隘利己主 义者……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由于传统中国社会的集体情结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而不是个人理性或者超越性信仰的基础之上,因此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与其说是一种 注重共同利益的集体主义,不如说是一种只关注家庭利益的家庭中心主义。因此杨国枢认为: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是以'家'为单位的,超出'家'或'家族'的 范围,中国人就变得没有什么集体主义可言了。当代中国式集体主义的内在本质――功利性、强制性。"[12]
从这个角度审视,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并不等同于利他主义、协作主义,相反,它带有利己主义的倾向。中国高度的集体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是高度的利己主义。一旦超出"家"或"家族"的范围,集体主义就分崩瓦解。
1 集体协作:与"单打独斗"民族性格的矛盾
维基作为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它需要众人的力量进行编写和维护。"从内容创做的角度来说,BLOG是一种个人媒体或者也可以称'独媒体 ',Wiki是一种'众媒体'。BLOG是种个人或小集体创作的工具,而Wiki是种更大的集体创作的工具,是可以汇集集体智慧的工具。"[13]正如一 位维基使用者所言:"BLOG突出的是个性化,它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做起来;维基追求的是公信力,它需要众人的力量才可以做起来。"[14]
维基发展所需的集体协作,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相符吗?国内建立最早、影响力最大的百科类维基网站创始人和站长如是说:"(在中国)大家喜 欢各占山头,有能力的人想突出个人价值,显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或许有它值得提倡的地方,但对于维基网站"汇集众人智慧和力量" 的协作方式,却是不利的。这位维基网站的创始人补充道:"这种大家各自为政的局面,到了最后就应了那句老话:'一个人是龙、二个人是熊、三个人是虫'。" 维基体现了"利他主义"、"协作精神":通过集体创作、维护,来建造人人可以参与、人人可以获益的内容。维基要求的集体主义,是超越了"家"、"家族"的 集体主义,也就是超越了中国文化中以"家庭利益为中心"的集体主义。在"家"、"家庭"范围以外,中国文化更强调的是个人利益,也就是所谓的"各人只扫门 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在访谈中,一位从事媒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也提到了民族性格与维基精神的差异:"中国人单打独斗的民族性格和维基网站要求的集体创 作精神是截然不同的。"
或许,从当下国内博客的欣欣向荣与国内维基屡步维艰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因素在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博客张扬个性、提升个人形象,它 发出的是"我"的声音,体现的是"我"的价值,更符合人们崇尚自我的社会心理;而维基标榜的却是匿名与合作精神,个性化不是它的主要追求目标,信息的完整 性、充分性才是维基真正关注的,它发出的是"我们"的声音,体现的是"我们"的价值,这不仅对人们标榜自我、崇尚自我的社会心理提出了挑战,也对"利己主 义的集体主义"文化提出了挑战。
2 利他主义与功力主义之争:
在访谈中,笔者对每位访谈都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具备了维基所要求的技术、知识能力,你愿意参与维基的编写工作吗?"各位访谈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颇为引人深思。
回答基本上以"不会参与"或者"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参与"为主。访谈者对此最常见的解释是:"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编写内容,还有一大堆自己的事情要处理。"
在访谈中,笔者对三位大学教师做了深度访问,尝试倾听以知识积累和传播为职业的专家学者是否会参与到维基的编写中。一位大学教授肯定了参与 维基编写的价值,但承认自己不会去写,因为自己的工作太多太忙:"如果我有一个秘书,能把我积累下来的知识贴到维基上面去,我认为是很有价值的。但我的事 情太多太多了,自己去做,实在没有时间。"
另一位大学教师则直言不讳,表示不会参与撰写,认为维基撰写是"闲事",这位受访者坦诚地回答:"在中国文化传统下,专家学者不会参与到 维基编写中,自己的工作都处理不完,哪里有时间放在维基上面呢?而且,使用维基的人也不多,参与维基写作不能帮助自己树立个人价值。"当被问及什么有助于 树立个人价值时,这位受访者认为人际接触的力量要远远胜于网络接触的力量:"比如给学生上课、和同行接触,这些都要比维基更有价值。"
第三位大学教师对维基有很高的评价,也少量参与过维基词条的写作,他是这样阐述对维基的复杂感情的:"维基是很有社会价值的,但是现实中 我的工作压力很大,很多事情都顾不过来,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维基编写上。"这位访谈者做了进一步解释:"这是和个人价值观有关的,如果人们认为参与 维基写作对贡献知识是有价值的,即使忙也还是会写的。"
在上面的回答中,持有"不会编写"或者"很少编写"的访谈者提到了二个原因:"自己的事情"、"工作的压力"。这类人群倾向于把自己的事 情认为是重要的,而相比之下,维基写作则不是那么重要的,甚至是"闲事"。 这背后可能是这样一种价值观的缺乏:"利他主义"的不足。正如第三位大学老师所言:"维基的参与写作是和个人价值观相关的,如果认为维基写作对贡献知识是 有价值的,即使忙也会参与的。"作为一位网络研究学者,这位老师认为每个人的在媒介消费上,都会考虑"投入―产出"比,当投入大于产出时,个体就会减少对 该媒介的使用。毕竟,"持有付出不求回报理念的用户,在中国比较少。"一位维基网站的创始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3 分享:单向还是双向的?
"(如果)我用维基,更多的是浏览获取信息,而不是参与编写内容",访谈中很多维基普通使用者和潜在使用者如是说。或许,在这种使用行为背 后,蕴藏着这样一种价值判断:"能分享其他人的东西,这对我是很有价值的;但是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这对我不是很有价值的。"国人对于"分享"的推崇, 更多是对分享他人的成果的推崇,而不是对自己的成果贡献出来分享的推崇,这种单向性的"分享",和互联网所推崇的"共享"是不同的。
不过,看的多、写的少这种尴尬不仅仅是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世界各地;不仅发生在维基网站,很多web2.0网站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境况: 贡献内容的用户远远少于浏览内容的用户。中文维基百科的奠基人在接受访问时介绍了一个美国人总结的、有关web2.0用户的规律:"在100个注册用户 中,8-9个人贡献内容,1-2个人才是活跃用户,其余都是沉默的大多数。"他还补充,"中文维基百科目前的注册用户21万,但活跃用户也不到1000 人。"三位国内维基网站的站长也表示了相似的看法,并认为这种现象很正常:大多数用户都是内容浏览者,只有少数才是内容创造者。用一位维基站长的话来 说:"不论中国还是美国,这个比例都差不多。"
不过,在活跃用户与非活跃用户的比例上,中国和国外没有太大区别,这并不等于维基在发展上国内和国外没有区别:在中国,参与维基内容创造的用户在整个网民中占的比例还是远远低于国外的。
上面提到的"单打独斗"、"忙自己的事",是中国集体主义功利本质的表现,它们和维基精神中"集体协作"、"分享意愿"构成冲突。由此看来,维基是否能成为未来中国民众所认同和广泛接受的一种方式,不仅要面对政治监管方面的挑战,更要面对民族文化带来的挑战。
四、网民素质、网络使用习惯:
权力位阶(Power Distance Index, PDI)。该项指标关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与不公平程度"。高度权力位阶意味着社会分配中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Hofstede & ITIM,2003a)。在权力位阶较低的社会中,人们注重公平以及平等机遇,公民之间的权力和财富区别并不是很明显。中国在PDI指数上得分很高。世界 平均PDI指数是55,亚洲的平均指数是60,而中国则是80。"这表明社会的权力和财富存在巨大差异。"(Hofstede & ITIM,2003a)。
权力和财富的巨大差异也导致了教育程度的差异。在中国,知识精英是少数,而知识贫民是多数。具备撰写能力的网民是极少数,具备浏览能力的网民是大多数。
谈到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原因之时,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提供了很有启发性的思路,打破了笔者在研究之处对于维基发展缓慢的狭隘假设:政治监管 并非是维基在中国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政治监管这只是对维基百科的影响很大,但是维基并不等于维基百科,中国虽然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但还是拥有发达的媒体行 业。
维基在中国屡步维艰的境况,在这位互联网从业人员看来,主要原因是"网民的素质和上网习惯":首先,大量网民缺乏参与维基的素质,没有这 种贡献知识的能力。其次,中国网络文化呈现出一种娱乐至上的倾向。在门户网站娱乐化倾向严重的氛围下,多数网民更多地把网络作为一种娱乐工具,而不是获取 传播知识、信息的工具。此外,一直以浏览为主的网民还不习惯维基这种以写为主的网络使用方式。
(一)网民素质:参与维基的能力有限 根据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四个维度来看,我国网民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分布:呈现低龄化态势。网民中以18-24岁年轻人比例最高,达到38.9%,其次是25~30岁的网民(18.4%)和18岁以下的网民(14.9%)。
文化程度:本科以下网民仍然占据大多数。网民中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达到31.6%,其次是本科(24.7%)和大专(23.0%)。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为27.6%,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的网民比例达到了72.4%。
个人收入:低收入网民占据主体。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包括无收入)的家庭网民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4.3%,其次是月收入为 501~1,000元和1,001~1,500元的网民(比例分别为15.9%、15.8%),12.0%的网民个人月收入在1,501~2,000元, 个人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为22.0%。
职业情况: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6.2%,其次是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总数的28.9%,排在其后的是学校教师及行政人员, 所占比例为7.4%,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6.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所占比例为5.6%,自由职业者所占比例为5.3%,其他职业的网 民所占比例都比较小。[15]
从上面的统计数据可见,我国网民呈现出一种低龄化、低文化、低收入、以学生为主的态势,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网民相比,缺乏知识编写的能力, 这种用户能力的"先天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维基的大范围流行和推广。毕竟,维基对用户在技术使用上、知识水平上有一定要求,如同一位维基用户所言:"博 客对用户没什么太高要求,小学生都可以写,但维基是有技术和内容门槛的。"
(二)网络使用习惯:以浏览为主,缺乏维基书写的习惯
维基通过用户参与词条写作,致力于实现更好的知识积累。它的方式是号召用户参与编写,目标是实现知识的聚合。然而,维基的这种方式和目标符合中国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和网络使用动机吗?
国内创建最早、目前影响力依然较大的一家维基网站创始人及站长是这样回答的:"中国网民上网更多的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提升生产力,这和西方网民的上网使用行为很不同。"网络更多的是用来娱乐,而不是创造、传播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维基用户群的扩大。
此外,长期浸淫在web1.0的网络环境中,网民的上网使用行为以浏览网页,获取信息为主。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1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收发邮件是网民经常使用的三大网络服务,三者的选择比例分别为浏览新闻66.3%,搜索引 擎66.3%,收发邮件64.2%。[16]

而维基理念是用户参与创造,生产和分享内容。维基倡导用户"写"的理念和"贡献"的精神无疑挑战了网民"看"的上网习惯和"获取"的上网动机。如同一位维基使用者而言:"我用维基,还是以看为主,写得很少,可能还是不习惯写的这种方式。"
维基在中国大范围的使用,不仅又赖于网民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又赖于网民的网络使用动机和网络使用习惯的改变:当人们更多的是将网络作为知识获取的工具,并逐渐实现由"看"到"写"的转变,维基在中国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五、网络环境、社会环境:娱乐至上、浮躁功力
在访谈中,笔者发现除了文化传统、社会心里外,经常被提及的二个概念是"娱乐至上的网络环境"、"浮躁功力的社会环境"。国内维基网站站长和网络研究学者格外强调了社会环境对维基发展的影响。
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在谈到中国的网络环境时,毫不客气地做出如下评价:"有人说中国这两年的网络文化是'流氓文化',我认为是这样的。门户 网站一方面为了不触犯政治底线,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于是避免对严肃话题进行讨论,而利用色情暴力这些话题打擦边球,网络出现很严重的娱乐化倾向, 或者说低俗化倾向。"这种娱乐化、甚至是低俗化的网络氛围,显然没有给维基的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
和娱乐至上的网络环境相比,浮躁功力的社会环境对维基发展的负面影响更是巨大。如一位维基站长所言:"中国现在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期,整个 社会都很浮躁、功力,多数中国人面临的是生存压力,大家更多要为生存而奔波;和英美国家比起来,有钱又有闲、具有知识分享能力、意愿的人比较少。"访谈 中,三位维基网站站长、两位从事媒体研究的学者都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六、其他:
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还有许多其他原因:如著作权保护意识的淡薄、创新得不到承认、技术应用之间缺少相互帮助的集成效果等等。如一位维基网 站的创始人和站长所言:"维基在中国发展的原因十分复杂,也许可以写一本书。"出于论文长度要求等原因,笔者无力在这里一一详尽阐述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的 种种原因,只求抛砖引玉,为后来者研究提供一点思路。
或许,目前维基在中国的状况是它创新扩散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如同罗杰・菲德勒在其"延时采用"原则中所阐述的那样:"新媒介技术想要变成商业成功,总数要花比预期更长的时间。从概念的证明发展到普遍采用,往往需要一代人(20-30年)的时间。"[17]
维基目前在中国发展的速度也许并不迟缓,只不过是低于人们对它的预期罢了。一位维基站长对维基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比较乐观的,他认为现阶段维 基网站在中国发展速度是"很正常的",互联网的发展是呈指数增长的,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用户、内容的积累,维基百科从它的前身算起也经历了近10年时间 才实现今日繁荣,而维基在中国的发展也不过3-4年而已。而维基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没有很多人预期的那么灰暗。如果人们意识到了维基在中国发展真正 面临的困境后,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一点努力,者就会慢慢推动维基在中国的推广。正如国内最早创立的维基网站创始人所言:"很多变革并没有人们想像中那 么难,每个人只要去做一点就好。"也许,维基在中国是否能广泛推广和流行,归根到底是一个实证问题而非理论问题吧。
结论和反思
结论:
通过深度访谈发现,笔者的两个研究假设皆存在问题,第一个研究假设需要补充,第二个假设被推翻。修正后的研究结论如下:
1 个体采纳层面:维基用户群的扩大受制于技术(接触和使用维基的技术能力)、文化(参与阅读和书写词条的知识水平)、意愿(乐于和他人分享智力成果的态度)三个要素,其中乐于和他人分享的意愿对于参与维基最为重要的,也是现阶段中国网民最为稀缺的。
2 社会扩散层面:政治监管对维基在中国发展确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并没有假设中那么显著。在人们对维基不熟悉的情况下,很容易把维基等同于维基百科,把维基 在中国发展缓慢等同于维基百科的封禁,于是将政治监控视为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首要原因。事实上,维基并不等于维基百科;而"自由开放中立"原则也不是维 运作的唯一理念,维基的成功还依赖其他众多原则,如 "宽容"、"妥协"、"分享"、 "共识"、"集体协作",而这些理念面临着中国文化的挑战:对不确定状况的较高焦虑、对多种观点的较低包容、"功利性、强制性"为内在本质的集体主义。目 前,在政府对国内维基网站没有特别监管措施的情况下,维基在中国面临的最大阻力,并不来自政治监管,而是来自文化传统。
反思:
在本次访谈中,笔者发现本研究中还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首先是研究者的偏见和访谈水平的不足。在访谈中,笔者先前的假设和偏见会或多或少地 流露出来,从而影响到受访者的回答。此外,此次研究采用的是半框架深度访谈方法,在采访中如何引导话题、控制谈话范围,并对受访者进行灵活、深入的追问, 笔者感到力不从心。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单一。此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此方法虽然能够提供很多新颖观点、丰富信息,但这些结论只能作为以后 有关研究的初步参考。


[注释]

[1] 张喜来:《对国内wiki发展的多元思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P5。
[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华夏出版社,2000年,P234。
[3] 金兼斌:《博客―个人出版的理想、现实与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P56。
[4] 杨庆晶、龙华:《Blog与创新扩散》,《新闻前哨》,2006年第1期。
[5] 金兼斌:《我国城市家庭的上网意向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P12。
[6] (美)Timothy J. Rogers:《从文化、教育和能源角度对中国互联网采用及扩散的研究》,普度大学学期论文, 2006。
[7]、[8] 金兼斌:《博客―个人出版的理想、现实与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P59,P61。
[9]、[10]、[11] 陈琼:《维基的中国理想》,《互联网周刊》,2005年12月12日。
[12] 武坚:《当代中国的文化困境》,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5533
[13]、[14] 、[15] 邹景平:《从Blog到Wiki》,《中国原创教育》,2006年2月,P31、P32。
[1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2006年7月,P59。
[17]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P25。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邹景平:《从Blog到Wiki》,《中国原创教育》,2006年2月。
3 苏旬云、李兴保:《从blog到wiki看社会性软件对E-learning的影响》,《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年第1期。
4 许亚荃、周次敏:《维客:在理想和尴尬之间传播》,《今传媒》,2005年10月。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