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诟网”、“上海封网”与“因噎废食”

来源:http://www.paidai.com/displaythread.php?boardid=23&topicid=18244

  “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吕氏春秋》里这句名言,没想到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旧不过时。

  近日,央视赴各地调查网络接入商,成为日前报刊网络一大热点。据媒体报道,有IDC机房认为,是因为有人在网上发布色情信息而受牵连;也有人猜 测,是因为年底央视在给各大网站发放隐形请帖;还有许多个人站长认定,这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网站业主和上不了网的年轻人纷纷开始猜测‘上面 的意思’,一时间,流言四起。

  看来,其中的理由真伪一时半会儿还难以理出头绪,但这“封网”一幕却形象清晰,而且看着分外眼熟。2006年,某县县委书记一声令下,取缔县城 所有网吧,名噪一时。同一年,某县公安局为打击手机短信诈骗犯罪,关闭了全县所有的银行柜员机。更叫人费解的是,某市曾在端午节前将当地近千条龙舟尽数毁 去,理由是划龙舟赛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和治安事件,索性“一禁了之,一砸永逸”。以上种种,同“有人吃饭噎死而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有甚区别?

  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任何事物的存在也都有利有弊。尽管部分网站确实存在色情、低俗信息或者未办理备案手续等违法违规行为,但需要理清的 是,绝大部分网站是清白无辜的。在中国网民数量已近3.4亿、位居世界第一的今天,在国际上已把青少年互联网接触率作为国家发展潜力衡量标准的当下,将网 站视为洪水猛兽的“一关了之”,委实不能不说是种遗憾。如此简单粗暴、恃强而为的行政管理手段,只能说,纯属懒政思维。

  看似对公众呵护备至,实际上陷入管理艺术和人文关怀缺失的行政窠臼,在缺乏周密考量和论证的情况下,以限制广大公众权益来规避风险,以牺牲管理者形象来卸下工作职责。说得直白些,就是鲁迅先生指责过的,在倒洗澡水时连同婴儿一起倒掉。

  若按这种一劳永逸的逻辑,取消了公车,便不会再有公车私用;叫停了娱乐场所,也就不会再有卖淫嫖娼……两害相侵取其轻,很明显,央视和某些接入商在这场博弈中做了一个弊大于利的决定。做法粗糙,自然令人浮想联翩,“流言四起”恐怕也无可非议。

  话说至此,不禁想到两桩趣闻轶事:在煤气尚未普及时,英国议会曾两次否决将煤气引入千家万户,理由是一家一个煤气罐,相当于埋下无数个巨大的炸 药包;在火车尚未普及时,德国一些专家称,如火车速度超过每小时15英里(相当于24公里),乘客就会喷射鼻血,甚至火车过隧道时乘客还会窒息丧命。那 么,在网络时代封网,在多元化社会上演缺乏技术含量的权力剧,哪怕再出于一片好心,也是蔚为奇观了。

  稍许令人欣慰的是,最新消息传来,上海某IDC表示,整顿目的是规范而不是关闭,对整顿到位、符合条件的网站允许其继续经营,并将继续依法抓好IDC规范管理,积极建立网站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只是不知道,下一次再“噎”着,是不是会自发自觉提高管理智慧了?

 

  本文改编自人民网转载解放日报的一篇文章:“冠县封网”是因噎废食,感谢原作者
  地址: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214099.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