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
作者:胡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定价:35元(平装版)
页数:369
书评作者:
洪俊浩,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
洪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以坚实的理论概念和详尽的论述为基础,胡泳的新作--《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和公共讨论》为网络公共领域这一研究课题提供了新的观点和 见解。如标题所示,“众声喧哗”一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网络时代中国社会的现状。本书内容编排紧凑,第一章对“公”和“私”这两个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文献综 述;第二章介绍了共有媒体的框架结构;第三章分析了共有媒体中的个人表达;第四章探讨了共有媒体中的公共领域是否可能;第五章论述了网络对公私边界的重构 的可能性。
本书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有三点值得在此提及。首先,本书系统研究了一个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说日益重要的话题。互联网正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 家产生空前的影响,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我们应该对这一新兴通信技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给予像本书这类的系统研究以足够的重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的年度报告,截止到2009年6月,中国的互联网使用者已多达25.3亿,高居世界榜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通 信科技使中国民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对原本有限的信息表达渠道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因此,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民众,对于中国的网民来说,互联网不仅仅 是获取信息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唯一一个人们可以就各类事件发表意见的公共场所。在当今的中国,诸多社会问题亟待提上日程:执政党的腐败问题、食 品安全、教育问题、医疗体制改革、社会安全等等。得益于互联网,上述问题已成为热烈讨论的公共话题。通过激烈的网上讨论所形成的公众舆论经过传统媒体的推 波助澜,最终从某种层面上引起了高层领导的注意,并开始影响最终决策。
尤其是自21世纪以来,一系列的网络事件见证了网络舆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未经审查的网上新闻、网民对执政党及其政策的评论和批评,草根阶层对 网上论坛的积极参与,博客的流行,以及各种虚拟社群的成立,都反映了中国民众发表自己意见的热情。互联网能传播信息、打破时空界限、实现即时、匿名、互动 的交流,这使公民意识逐渐增强的中国网民获得了极大的权利。一方面,互联网在中国是个人表达、组织交流和公共讨论的阵地;另一方面,基于中国目前的社会状 况,互联网也是争夺眼球的战场,因此喧哗之声不绝于耳。
第二,本书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出版的、为数不多的谙熟西方理论并采用相关理论框架进行研究的著作。因此,本书与其他对中国网络的描述性作品有很大的差别。
关于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众说纷纭。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观点。乐观主义认为互联网的兴起会使未来社会更加平等、公平、公 正。相反,悲观主义则坚持由于人们接受和传播新信息通讯技术的能力差距正逐步扩大,社会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本书的作者是中国早期的互联网提倡者之一,对互 联网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的态度与坚持技术决定论的Nigernapanti一致。前者曾将后者的“数字化生存”一书翻译成中文。
然而,本书并不止步于技术决定论,相反,它采纳了社会结构决定论,强调数字科技将会并且必须融入现存的社会和政治基础,并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这样一来,就产生了究竟是维持现状还是创新改革的分歧。从这一立场出发,作者详细论述了互联网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潜在问题。
在这里需要强调作者在理论方面所作出的两个努力。第一是作者大胆尝试区分“公共”与“私人”。定义“公共领域”一词中“公共”的概念,尤其是将 其与“私人”进行区分,有助于作者与读者使用同一语境讨论公共领域的建设问题。然而,根据斯坦利・本和吉罗德・高斯的观点,“公共”和“私人”是两个非常 复杂的结构概念。作者对黑格尔,哈贝马斯,阿伦特等哲学家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详尽的文献综述。
本书作者强调“私域”是人们参与公共事务的基础,公共领域在现代历史中的衰退和瓦解伴随着市场和资本主义对私人领域的蚕食。因此,撇开私人领域 来谈公共领域的重建是不可行的。作者承认“公共”与“私人”的区别,但他指出,从二元论的角度来看,二者并不排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对于中国的 普通民众来说是一份礼物,它为人们提供了表达自己见解的渠道。然而不和谐之声却无益于有价值的讨论,因为它可能会在意见和观点的海洋中被淹没。在经过了理 性、广泛的探讨之后,应该达成共识,这是行动的先决条件。
本书在理论方面所做出的另一项努力是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共有媒体,特指融合了各种新科技、操作者、消费者、营销商、受众的新型媒体。据作者介 绍,共有媒体具备新媒体的三方面显著特征:超文本、多媒体、以及互动性。但是作者指出,有必要将此类媒体定义为共有媒体。随着Web2.0的兴起,互联网 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互联网使用者并不仅仅悠闲地网上冲浪、被动的阅读或观看,事实上,他们分享、互动、社交、合作,最重要的是他们提供内容,这可以 被看做是网络的复兴。
“共有媒体”这一概念是基于大众传媒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的现象而提出的。网民不仅能搜索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能参与信息的生产过程。集体智慧是共有 媒体力量的源泉。集体智慧和资源的结合增强了网民的影响力。作者提出,共有媒体对于推进中国政治表达和参与,尤其是对当代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第三,作者准确分析了互联网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这反映出作者对中国历史、政治体制、传统文化、各种复 杂的社会因素的深入了解。这样就避免了简单地夸大互联网的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东方文化通常持前一种观点,而西方文化通常持后一种观点。
作者试图就互联网对中国的影响给予公正地评价。在他看来,尽管中国受西方新兴通讯科技的影响很大,但是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这些因素都会 影响到诸如互联网等通信科技的使用和发展。要做到从西方角度来准确地观察中国绝非易事。作为中国人,作者努力结合自己作为内部人士和外部研究者的优势,从 而既避免了视野狭窄,又避免了骄横跋扈。
作者提醒说,受社会现状的制约,中国要实现网络公共领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目前已有一些因素对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影响。过去的 几年见证了互联网在中国的曲折发展过程,反映了国内不同因素的各种发展方向。一方面,执政部门希望跟上最新的通信科技发展,也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 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政府同样渴望控制互联网所带来的负面政治影响。因此,中国政府投入巨资用于防火墙的设置,试图阻隔和过滤“不良”网络信息。政府在网 络发展中扮演着相互冲突的双重角色,这阻碍了中国网络的发展。但是,现在这一舞台上增加了新的强有力的参与者—中国网民。他们有能力形成网络舆论,使之对 执政党形成压力,进而影响网上热议事件的最终决议。从2000年起,一系列的网络事件验证了中国网络舆论与日俱增的力量。
本书有三点不足。第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本书的性质介于研究报告和议论文之间。如果全书能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会更好。换言之,本书应该以事 实为依据而不仅仅是提出观点,这样会更让人信服。本书反映了中国学者作品的一个普遍的不足,就是缺乏实际数据。为了更好地探讨问题,作者应该以经验数据作 为支撑。
此外,互联网是一把公认的“双刃剑”,尤其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由官方控制的中国,互联网的渗透力相对比较薄弱,网络的双重影响比在发达国家更为显 著。在中国,由于主流媒体由官方控制,所以网络信息与主流媒体信息并不对等。而由于互联网的渗透程度很薄弱,网民仅能代表全国人口的一小部分人。可惜的 是,此书并未对互联网的“双刃剑”影响阐述的不够充分。尽管作者在书中论述了网上舆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但是对这一重要话题的论述不及其对商业化的探讨来 得深刻。
本书的第三个不足之处在于,尽管作者详细探讨了理论问题,但是对中国网络的影响及其未来的发展涉及不多。这一点恰恰应该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理应给予足够的篇幅来探讨。作者有必要就这一问题提出更多的见解。
然而,从整体上而言,本书文献丰富、行文流畅、语言生动、逻辑清晰,见解深刻。对学者、学生、以及对互联网话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一本内容翔实 的参考之作。由哈贝马斯所倡导的公共领域对广大学者和知识分子来说仍然是一个不断追求的梦想和使命,尤其是在当今不和谐之声不绝于耳的中国。武断、想象, 以及预言对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毫无帮助。相反,我们急需对网络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进行科学地研究和客观地评价。从这一标准来衡量,本书不愧为一本佳作。
名家推荐
作进对中国网络数字信息传播的特殊发展路径及其对中国社会文明进程的特殊影响方式所作的分析,显示出作者观察中国社会变革的独特视角和对中国社会未来命运的高度关注。
高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作者提出了共有媒体的概念,认为这种集制作者与消费者于一体的 本新传播工具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对于推进中国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尤其是促进并不发达的公共领域的成长,可能具有唯一重要性。当初互联网发轫之时, 西方不少学者和技术专家作就了相关预言,但是基于中国的特殊政治与媒介环境,在互联网利弊互见十多年之后,作者持论的理性色彩浓重而鲜明。
展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教授
作者强调数学技术是被植入预先确定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中的,在技术的动态趋势和保持现状的惯性作用之间存在很大的互动力量,两者是相互用用的。论文据此提出自己的建议,认为对共有媒体的限制,应该明显有相当强的张力,既具有灵感式的亮点,又具有极强的思辨力量。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通过共有媒体这一中介,作者为我们理解公域和私域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考虑到高科技发展的迅猛速度和共有媒体的扩张潜力,我们有理由认为,对公域和私域的这一新观察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景跃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历史上的哲人怎样划分私领域?如何对待公共领域?作者用了大量力气研究历史上的公私理论,从古代到当代,从黑格尔到葛兰西、哈贝马斯、阿伦特……各自的态度和理论都得到了清楚的梳理。这份梳理具有新意,在政治思想的研究中,如此清晰严密的探究还较少。
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
内容简介
本书触及了网络政治学中的一个重大话题——网络空间中的私域与公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信息时代的开端,公与私的含义和边界都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游移。《众声喧哗》主要探讨,经由新的共有媒体的作用,传统的公私两分如何在社会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产生消长和易位。
作者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它涵盖了新闻和舆论、政治话语和叙 事、社会交往和个人心理等多个领域。本书指出,公域与私域不能看作结构性的东西,而必须视之为一种流和一种过程。在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追求生机勃勃的公共 生活,又要保证私人领域的一定的自主性。在中国这样的公共领域并不发达的国家,互联网可能成为普通公民抵制信息垄断和发出声音的唯一出口。为此,对这种最 具参与性的传播媒介的限制,应该明显低于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但是却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发展。
作者简介
胡泳,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学院访问学者,中国传播学 会常务理事,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2005年被搜狐评为“10年影响中国互联网的100人”之一。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包括《网络 为王》《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另类空间》等,译作包括《数字化生存》《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等, 其中《网络为王》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专著,《数字化生存》是中国迈入网络时代之际影响最大的启蒙读物。
目录
导论
第一节研究的缘起
一、现实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信息社会理论
二、网络政治学
三、新媒体理论
第三节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本书基本框架
第一章公私之辨
第一节古代社会与自由主义的不同视野
第二节阿伦特:公共空间与人类行动
第三节市民社会:从黑格尔到葛兰西
第四节哈贝马斯的理想情境
第五节重思公与私
第二章共有媒体
第一节电控空间
一、场所的变幻不居
二、在场和缺场
第二节共有媒体
一、互联网的媒体特性
二、共有媒体
第三节共有媒体的种类
一、电子邮件列表
二、讨论组
三、聊天
四、博客
五、播客
六、维基系统
七、社会性软件与虚拟社区
八、协同出版
九、XML联合
十、对等传播
十一、视频分享
十二、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
第四节共有媒体同大众媒体的关系
一、新闻组织
二、新闻记者
三、新闻产品
四、新闻受众
第三章共有媒体中的个人表达
第一节网上的自我
一、网上的自我发现之旅
二、认同的多重性
三、人格与网上的行为差异
四、真实的自我?
第二节裸露的人群
一、比特城里的陌生人
二、自恋的文化
三、获取看客的注意力
四、迷失在人群中
第三节信息时代的隐私
一、从敞视、单视到全视
二、三种隐私权
三、隐私的概念
第四节重建隐私
一、没有秘密的社会
二、生活在暗影中
第四章共有媒体中的公共领域是否可能
第一节公共领域理论对新媒体的适用性
一、会场的衰落
二、从原子公共领域到比特公共领域
第二节网络讨论的参与者
一、统计学肖像
二、发言者和潜水者
第三节网络讨论的代表性
一、网络讨论者能否代表公众
二、网络讨论的话题是否符合公众兴趣
第四节网络讨论的品质
一、匿名
二、责任感
三、平等性
四、男性主导的文化
五、话语方式
第五章共有媒体对公私边界的重构
第一节两个平行的过程
一、公共空间的私人化
二、私人空间的公共化
第二节共有媒体的个人性与公共性
一、博客的双重特性
二、公私混杂的网络环境
三、矛盾的组合
第三节生产者与消费者合
一、产消合一者
二、内容经济学
三、参与式新闻
四、观众进场了
第四节实现公共领域的理想
一、营造社区归属感
二、灵活决定匿名政策
三、保持平等
四、鼓励慎议
五、培育良好的公共话语
第六章中国语境下的网络公共领域
第一节公私领域与中国社会
一、近现代中国私域与公域的分化
二、“伟大让位于魅力”
三、建设中国的公共领域
第二节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第三节网络“舆论场”的兴起
第四节博客在中国
第五节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制
第六节互联网改变中国?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