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移步牛博,需要翻墙:点此进入
2、相关新闻:《人民日报:1/6网民有网瘾倾向》
长平:网瘾的争论到哪里去了?(转)
卫生部叫停了“电击治疗网瘾法”,无数热爱网络的青少年不再遭受“电脑”威胁,在网络论坛中欢呼雀跃。但是,他们也许忽略了,通知中,只是认为电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这等于是继颁布“网络标准”之后,官方再次确认了“网瘾”作为一种疾病的存在。
跟大多医学术语一样,“网瘾”是一个舶来品。不同的是,它一开始就是一个玩笑。1995年, 美国精神科医生伊万・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恶搞权威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DSM -IV)》,模仿它对于赌博成瘾症的描述,编造了“网络成瘾症(Internetaddictiondisorder,IAD)”这个词。没想到歪打正 着,这个词受到同行的喜爱,很快在媒体上流行起来,而且没有讽刺的含义。这在美国医学界引发了一场争论。
包括一些权威专家在内的医疗人士支持网瘾研究,他们认为网瘾就是病态地或者过度地使用网络, 不仅存在,而且相当可怕,正在腐蚀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家庭失谐,社会失序。有调查认为,美国网民中有5%~10%的人正经历着网瘾的痛苦。于是,一些医 疗机构为他们提供治疗服务,也有社会组织积极介入。
但是,很多医学专家仍然把网瘾视作一个玩笑。始作俑者戈登伯格医生认为,网瘾并不是一种真正 的瘾,过度强调它会导致任何习惯都可以称为病症,比如有人泡电话,有人沉迷于高尔夫运动,是不是都分别要开设专科来治疗呢?另外有人认为,就算有电话瘾和 高尔夫瘾存在,网瘾也不成立,因为网络不是一个物品,而是一个生活的环境。你不能说一个热爱自家小区的人,患上了恋家症。在中国倒真有一个词叫“思乡病 ”,只不过它是一种文学上的比喻,医院里并没有专门的诊室。
实事求是地说,网络的确为一些心理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比如有性成瘾的人,可以整天泡在网上看 黄片;对购物狂来说,网上逛商店省时省力;一个拖延症患者,会发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让他欲罢不能;更不用说一个游戏狂或者一个赌徒了。但是,你要治疗的是 这些习惯和疾病本身,而不是让他们戒掉网络。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你到“百度知道”去问:“我得了暴食症怎么办?”有网友回答说:“到医院去把胃切掉吧。 ”这是你想要的答案吗?
在美国,这场争论还在喋喋不休。2007年,美国医药协会拒绝了美国精神病协会将“网瘾”纳入《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的建议,但是有人还在争取让它进入2012年的新版。
中国媒体和医学界很快就引进了“网瘾”一词。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你从中文资料中,几乎看不出 它存在争议,更看不到争议的另一面。你会认为,网瘾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已经向人类的未来宣战,全世界最杰出的医疗专家,都勇敢地投入了这场战斗,正忙得不 可开交。很多支持网瘾治疗的医生,都在争取自己国家的官方认定。
在中国医疗机构的宣传资料中,网瘾被描绘成了洪水猛兽,各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症状,比如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饮不振、想要自杀甚至危害他人,统统都可以写进来。刚刚被卫生部叫停的电击大师杨永信,更是语不惊 人死不休地说,网瘾让人性退化,变成兽性。
很多家长不懂得和孩子沟通,也不明白网络是什么东西,只知道孩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听到这种“权威专家”的威胁,自然认为幸遇救命恩人,花多少钱都愿意把孩子交给他去电击。
于是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看不到网瘾争论的另一面了,因为这些专家要靠它来获取声望和资源,治 疗机构要靠它来挣钞票。他们多么希望,所有的网民都认为自己有病,都成为他们的客户。如此一来,伊万・戈登伯格医生的这个玩笑,到中国来就开大了。很幽默 的是,我还看见中国的专家一本正经地介绍戈登伯格的创见,把他当作网瘾治疗的开山鼻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