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仅仅靠连接一根网线,就会成为“新闻中心”,而其博文所起的作用甚至还会超过几位记者,这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
一位名叫“不远的希望”的网友在百度上搜索到署名为“罗京”的新浪博客。尽管凭借上面的内容和时间,她可以一眼确定此罗京非彼罗京,但她还是像许多网友一样在其博客上留下这样的一句话:“不管这是不是罗京老师的博客,我都希望罗京老师走好。”
除了到罗京博客上留言,去参加追悼会,更多与罗京熟悉或者陌生的人选择了在网络上写博文寄托哀思。于是,这些数量众多、大大小小、长短不一的悼念博文在几天的时间里迅速出现,这使人们对这位“国脸”的纪念方式显得颇为与众不同。
时下,博客作为人们表达感情的最好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它关注的范围已然悄悄从自我发展到无我,进而更多地关注社会的公共事件,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博客已经被视为一种个人传播来看待。
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那些悼念的博文只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感情。不仅仅是罗京一个,之前的丁聪等关于许多名人的公众事件都会有网友写博文去关注。”搜狐网文化传媒博客群责任编辑潘幸知解释道。
对于这种现象,潘幸知认为这是个性化时代公众的一种表达方式。“你拿来博客用它做什么,它就可以做什么。”她介绍道,由于每个人的关注度不同,博客的功能很多,它可以拿来做广告,可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可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可以作为新闻线索来提供,可以收集自己的文章,也可以用高点击率来满足虚荣心。尽管博客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东西,但不可否认,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已经越来越关注公众事件,成为新媒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开一个博客,在上面公布自己所掌握的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内幕;把自己在新闻现场目击的情况拍成照片或录像上传到网站上;发表各种评论或全方位跟帖,发出自己对某一事件的声音和所思所想,并尽可能让这些声音被更多的人感知到……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现实。
据了解,博客在2002年引入中国时,被认为是个人的平台和空间。而博客最早的功能就是日志。几年来,这一网络新生事物成长迅速。就连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也从:你写博了吗?发展为:你有几个博。事实上,现在写博客的人很多,按照2008年的公开数据,中国博客数量已达到1.07亿,网民拥有博客的比例高达42.3%,有的网民甚至同时拥有几个不同的网站上不同内容的博客。
著名博客作者刘晓原就同时拥有多个博客,且各个博客均为名博。开博三年来,他共创作博文800多篇,并自称中国律师界博客“狂人”,他的博文屡屡被推到门户网站的博客首页甚至是新闻网的首页。
博客关注公共事件
刘晓原是把博客作为个人传播的极力推崇者。
拨通刘晓原的电话时,他还在福建泉州市办案。作为“2008年德国之声国际博客大赛”最佳中文博客奖的两个获得者之一,刘晓原还是北京忆通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他拥有的博客众多,最多的时候有20多个,现在经常使用的也有七八个,他的博客均是包括新浪、网易、凤凰网、搜狐、人民网、最高检的法律博客、“法天下”等知名网站上的名博,仅新浪博客的点击量就达到近300万人次。
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刘晓原的博客从来就没有去记录个人的一些东西,他的视野始终没有离开百姓关注的公共事件。
2008年,进入他博文的社会焦点事件就有: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瓮安事件、孟连事件、山西溃坝、有毒奶粉、陇南事件,当然还有杨佳袭警案。这一系列焦点事件让他的博客的点击量和受关注程度直线攀升。
期间,他的博文也有很多作为新闻线索被传统媒体所采用。
个人传播时代的来临,特别是web2.0时代的域名博客的实施,让一个人,仅仅靠连接一根网线,就会成为新闻中心,而其博文所起的作用甚至还会超过几位记者,这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
写博行使公民权利
博客作为新媒体的一员其地位已经不容置疑,它的出现无疑改变了媒体的格局。
据了解,在博客最为发达的日本,博客作者撰写最多的就是一些高度关注社会的博文。
在目前中国的体制下,刘晓原认为,传统媒体上更多的声音是官方的声音,是权力部门的声音,民众的声音比较难以发出来。而互联网和博客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一点。
他表示,出现互联网以后,对传统的媒体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特别是有了博客以后,因为博客是个人的言论空间、话语平台。在没有博客之前,公民要对一些公共事件、重大案件发表看法,自己的观点很难发出来。
自然,当刘晓原把他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反映到他的博客中时,他的部分博文也遭遇过被删除和被隐藏的厄运。
“您的文章已被管理员转移到回收站。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刘晓原说他常常接到这样的通知,有时也会感到气愤。他甚至在自己的博客上专门形成一个分类,那就是博客权利保护案。
“我不是没有抗争过,2007年某知名网站多次隐藏我关于时事评论的文章,被我起诉到法院,但一、二审均驳回了我的起诉。不过,到现在我也不想与网络服务商较劲了,因为自己有很多博客,他们是删不绝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